故国江山徒梦寐,中华人物又销沉。
朝作轻寒暮作阴,愁中不觉已春深。
落花有泪因风雨,啼鸟无情自古今。
故国江山徒梦寐,中华人物又销沉。
龙蛇四海归无所,寒食年年怆客心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壬戌:农历年份的记年法之一,表示某一年的年份。
- 清明:二十四节气之一,表示春季的一个节气,大约在每年4月4日前后。
- 屈大均:明代诗人,字子昂,号大均,与唐寅、杨慎、徐祯卿并称“明代四大书画家”。
翻译
早晨感觉有些微凉,傍晚又变得阴沉,心情忧郁之中不知不觉已经是深春时节了。 落下的花瓣似乎也因为风雨而有了泪水,而啼哭的鸟儿却从古至今都是无情的。 故乡的江山只能在梦中幻想,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也渐渐销声匿迹。 龙蛇在四海中漂泊无依,每年的寒食节都让客居他乡的人心生怅惘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一种凄凉之感,通过描写春寒、阴沉的天气以及落花、啼鸟的形象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,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,展现出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对故国兴衰、人物命运的感慨,以及对流离失所、异乡客居之苦的体会,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