汴水东流无限春,隋家宫阙已成尘。

出自 李益 的《 汴河曲
汴水东流无限春,隋家宫阙已成尘。 行人莫上长堤望,风起杨花愁杀人。
拼音

注释

已成尘:一作「尽成尘」。 宫阙: 一作「宫苑」。 风起:一作「吹起」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汴河:又名汴水,为古运河的一段,在今河南省开封市。
  • 宫阙:宫殿。阙(què)。

翻译

汴水往东流去无尽的春色,隋朝的宫殿楼阁已经化为尘土。行人不要登上长堤眺望,风起杨花让人万分忧愁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汴河的春色以及隋宫的衰败。诗的前两句通过汴水的无尽春色与隋宫化为尘土的对比,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。后两句则警告行人莫上长堤,因为风起杨花的景象会引发忧愁,暗示了面对历史遗迹的伤感和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慨叹。杨花漫天的景象既是自然的画面,也传递出一种落寞、惆怅的情绪,进一步烘托出历史兴衰带给人的感触。整体意境深沉而含蓄,通过简洁的语句表达了复杂的历史感慨和人生情愫。

李益

李益

李益,唐代诗人,字君虞,陇西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,后迁河南洛阳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 ► 16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