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秀峰头望帝魂,直与煤山相后先。
亢龙宾天群龙战,潜龙跃出飞龙见。
白衣苍狗等浮云,处处从龙作宫殿。
东南半壁燕处堂,正统未亡垂一线。
百日朝廷沸似汤,十郡山河去如电。
高帝子孙隆隼公,身徇社稷无牵恋。
粤秀峰头望帝魂,直与煤山相后先。
当时藁葬汉台东,三尺荒陵枕郊甸。
四坟角立不知名,云是诸王徇国彦。
左瞻右顾冢累累,万古一丘无贵贱。
年年风雨暗清明,陌上行人泪如溅。
寻思往事问重泉,笑折山花当九献。
怅望钟山春草深,谁人更与除坛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亢龙:出自《周易·乾》,亢:至高的。亢龙:升腾到极限的龙。
- 宾天:委婉语,帝王之死,亦泛指尊者之死。
- 苍狗:即“白衣苍狗”,也作“白云苍狗”,意思是天上的浮云像白衣裳,一会儿又变得像灰色的狗,比喻世事变幻无常。
- 燕处堂:比喻居安而不知远虑。
- 隆隼(sǔn):高而危险。
- 煤山:即北京景山,明崇祯皇帝自缢处。
- 藁(gǎo)葬:草草埋葬。
- 郊甸:城邑外百里及二百里之内,泛指郊畿。
- 坛墠(shàn):古代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。墠,经过整治的郊外的土地。
翻译
升腾到极限的龙去世引发群龙争斗,潜伏的龙跃出而飞龙显现。白衣苍狗如同浮云变幻,到处有龙相伴建造宫殿。东南半壁江山像燕雀处于堂屋,正统还没灭亡只残留一线。百日的朝廷如同沸水般喧闹,十郡的山河转眼间失去。高帝的子孙像高而危险的公侯,自身为了社稷没有丝毫眷恋。在粤秀峰头遥望先帝的神魂,简直和在煤山自缢的崇祯相继。那时在汉台东草草埋葬,小小的三尺荒陵靠近郊畿。四座坟墓角落矗立没人知晓,说是诸王为国家献身的杰出人物。左看右看坟墓众多,万古以来一座坟墓没有贵贱之分。年年风雨使清明黯淡,路上的行人泪水如溅落。寻思过去的事情询问黄泉,笑着折下山花当作祭奠。惆怅地望着钟山春草深深,谁又再去清理祭祀的场地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段特定历史时期的景象,通过对各种景象和人物的描述,表达对朝代更迭、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殉国者的追思。诗中利用“亢龙宾天”“白衣苍狗”等意象表现世事的无常和变幻,用“燕处堂”暗示局势的危险。对高帝子孙以及殉国诸王的描写凸显他们的忠诚和担当。“年年风雨暗清明,陌上行人泪如溅”等句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。整首诗缅怀历史,情感深沉,具有强烈的历史沧桑感和兴亡之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