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花发岸口,气色动江新。

林花发岸口,气色动江新。 此夜江中月,流光花上春。 分明石潭里,宜照浣纱人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相和歌辞:古代乐府诗的一种,多用于歌唱。
  • 林花:林中的花朵。
  • :开放。
  • 岸口:江岸的出口或码头。
  • 气色:景象,景色。
  • :触动,引起。
  • 江新:江面上的新景象。
  • 流光:流动的光影,这里指月光。
  • 分明:清晰可见。
  • 石潭:岩石间的深水池。
  • 宜照:适宜照耀。
  • 浣纱人:洗衣服的女子,这里泛指江边的女子。

翻译

林中的花朵在江岸口盛开,它们的美丽景象触动了江面上的新气象。在这个夜晚,江中的月亮洒下流动的光影,照亮了春天的花朵。在清澈的石潭里,月光清晰地照耀着,仿佛特别适宜照亮那些在江边洗衣服的女子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宁静与美丽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林花、江月、石潭和浣纱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。诗中“流光花上春”一句,既表现了月光的柔和,又暗示了春天的生机。最后一句“宜照浣纱人”则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,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。

张子容

张子容

唐襄州襄阳人。玄宗先天进士。为乐城令。与孟浩然友善,尝同隐鹿门山。其诗多酬唱之作。有集。 ► 1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