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殿五回命相,彤庭几度宣麻。
八十一年往事,四千里外无家。如今流落向天涯,梦到瑶池阙下。
玉殿五回命相,彤庭几度宣麻。止因贪此恋荣华,便有如今事也。
拼音
注释
八十一年:指的是虚岁八十一。
四千里外:指家乡遥远。
无家:有家归不得的意思。
瑶池:神话中西王母住的地方,后来泛指仙界。
瑶池阙下:借代帝都。
彤庭:指汉皇宫以朱漆饰中庭,后来泛指皇宫。
玉殿:与“彤庭”对举,皆指皇宫。
宣麻:唐宋时任免将相,用黄、白麻纸写诏书,在朝廷上宣告,叫做宣麻。
序
蔡京是北宋末年臭名昭著的大奸臣。他投机官场,排除异己,极尽奉承拍马之能事。以他为首的群奸怂恿宋徽宗穷奢极欲,挥霍无度,致使国库空虚、民生凋敝,从而使金兵南侵屡屡得手,导致北宋灭亡。但是,蔡京却又是北宋杰出的书法家,他主编汇刻丛帖《大观帖》,为保存中国历代书法珍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利用职权及自己的影响,促使木兰陂工程的成功建造,也算是为他的家乡办了一件大好事。
宣和七年(公元1125年)冬,金兵大举南侵,宋徽宗在金兵逼近开封时,匆匆忙忙把帝位让给宋钦宗,带着蔡京等一帮宠臣南逃。开封的太学生陈东等人联名上书给钦宗,要求严惩以蔡京为首的“北宋六贼”。宋钦宗迫于情势,下令把蔡京流放到海南岛。蔡京在流放途中死于潭州(湖南长沙)。 这首《西江月》就是他在潭州所作的绝命词,并被收入《全宋词》。词的上阕写作者暮年遭遇流放,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朝廷,这也就很自然地引起下阕头两句对昔日荣华的追忆。“玉殿五回命相,彤庭几度宣麻”,写自己深得皇帝宠幸,多次拜相,荣耀至极。最后两句写作者自己由于贪恋荣华富贵,没能及时退步抽身,才落到现在这步田地。
这首小令虽然只有八句,思想内容却很丰富,既有作者对现实的艰难处境的展示,也有对往昔的怀恋乃至炫耀,还反省了自己落败的原因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瑶池(yáo chí):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,西王母所居。此处借指北宋宫廷。
- 阙下(què xià):宫阙之下。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。
- 玉殿:皇宫中的殿宇。
- 彤庭:汉代宫廷,因以朱漆涂饰,故称。后泛指皇宫。
- 宣麻:唐宋时拜相命将,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,称为“宣麻”。
翻译
八十一年的人生过往,如今我在四千里外的异乡,无家可归。如今我流落天涯,在梦中回到了北宋的宫廷。 我曾在皇宫的殿宇中五次被任命为宰相,在那皇宫里多次听到宣布任命的诏令。只因为贪恋这荣华富贵,才有了如今的下场啊。
赏析
这首词是蔡京在流放途中所作,整首词充满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反思。上阕写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如今的流落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表达了他的凄凉和无奈。下阕则回顾了他曾经的荣华富贵,五次被任命为宰相的荣耀,但最后一句“止因贪此恋荣华,便有如今事也”,又表现出了他对自己贪恋荣华富贵的悔恨。整首词语言简洁,情感真挚,深刻地反映了蔡京在人生末路时的复杂心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