猎人箭底求伤雁,钓户竿头乞活鱼。

出自 王建 的《 寄旧山僧
因依老宿发心初,半学修心半读书。 雪后每常同席卧,花时未省两山居。 猎人箭底求伤雁,钓户竿头乞活鱼。 一向风尘取烦恼,不知衰病日难除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因依:依傍,依靠。
  • 老宿:年老的僧人。
  • 发心:开始修行。
  • 修心:修炼心性。
  • 每常:常常。
  • 未省:未曾,不曾。
  • 两山居:指两个山中的住处。
  • 箭底:箭下,指猎人射箭之后。
  • 钓户:钓鱼的人。
  • 竿头:钓竿的顶端。
  • 一向:一直以来。
  • 风尘:指世俗的纷扰。
  • 衰病:衰老和疾病。

翻译

我依傍着年老的僧人开始修行,一半时间修炼心性,一半时间读书。 雪后我们常常同席而卧,花开时节却不曾两人同在山中居住。 猎人在箭下寻找受伤的大雁,钓鱼的人在竿头请求放生活鱼。 一直以来,世俗的纷扰给我带来烦恼,不知道衰老和疾病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建在山中修行的生活情景,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。诗中通过对比雪后与花时的不同生活状态,以及猎人与钓户的行为,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亲近。末句“不知衰病日难除”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,体现了深沉的人生哲理。

王建

王建

王建(生卒年不详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朝诗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从军,约46岁始入仕,曾任昭应县丞、太常寺丞等职。后出为陕州司马,世称王司马。约64岁为光州刺史。与张籍友善,乐府与张齐名,世称张王乐府。其诗题材广泛,生活气息浓厚,思想深刻。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、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,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,揭露矛盾。多用比兴、白描、对比等手法,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。体裁多为七言歌行,篇幅短小。语言通俗凝练,富有民歌谣谚色彩。 ► 51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