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桑西枝对断石,弱水东影随长流。
城尖径昃旌旆愁,独立缥缈之飞楼。
峡坼云霾龙虎卧,江清日抱鼋鼍游。
扶桑西枝对断石,弱水东影随长流。
杖藜叹世者谁子,泣血迸空回白头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城尖径昃(jìng zhāi):城墙的尖端,道路倾斜。
- 旌旆(jīng pèi):旗帜。
- 缥缈(piāo miǎo):形容楼阁高远,若隐若现。
- 峡坼(xiá chè):峡谷裂开。
- 云霾(yún mái):云雾遮蔽。
- 龙虎卧:比喻山势险峻,如龙虎盘踞。
- 鼋鼍(yuán tuó):大龟和鳄鱼,这里指江中的大鱼。
- 扶桑:神话中的东方神木,太阳升起的地方。
- 弱水:神话中的西方水域,水势弱不能载舟。
- 杖藜(zhàng lí):拄着藜杖,指行走。
- 泣血:形容极度悲痛。
- 迸空:泪水飞溅。
翻译
城墙尖端道路倾斜,旗帜在风中显得忧愁,我独自站立在这若隐若现的高楼之上。 峡谷裂开,云雾遮蔽,山势险峻如龙虎盘踞,江水清澈,阳光照耀下,大鱼在水中游弋。 东方的扶桑树枝与断崖相对,西方的弱水影子随着长流东去。 拄着藜杖,感叹世事的人是谁呢?泪水在空中飞溅,白发人回首往事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杜甫站在白帝城最高楼上的所见所感。诗中,“城尖径昃旌旆愁”一句,通过城墙的尖端和倾斜的道路,以及风中忧愁的旗帜,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忧郁的氛围。后文通过对峡谷、云雾、江水的描绘,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,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澜。最后两句“杖藜叹世者谁子,泣血迸空回白头”,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过往的回忆,情感深沉,意境悠远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和深邃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