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。

出自 杜甫 的《 忆昔二首
忆昔开元全盛日,小邑犹藏万家室。 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。 九州道路无豺虎,远行不劳吉日出。 齐纨鲁缟车班班,男耕女桑不相失。 宫中圣人奏云门,天下朋友皆胶漆。 百馀年间未灾变,叔孙礼乐萧何律。 岂闻一绢直万钱,有田种谷今流血。 洛阳宫殿烧焚尽,宗庙新除狐兔穴。 伤心不忍问耆旧,复恐初从乱离说。 小臣鲁钝无所能,朝廷记识蒙禄秩。 周宣中兴望我皇,洒血江汉身衰疾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开元:唐玄宗年号,代表唐朝的鼎盛时期。
  • 小邑:小城镇。
  • 仓廪:仓库。
  • 九州:古代中国的代称,泛指全中国。
  • 豺虎:比喻盗贼或战乱。
  • 齐纨鲁缟:齐国的细绢和鲁国的薄绸,泛指精美的丝织品。
  • 云门:古代乐舞名,这里指宫廷中的音乐。
  • 胶漆:比喻关系亲密无间。
  • 叔孙礼乐萧何律:叔孙通制定礼乐,萧何制定法律,这里指国家的法制和礼乐完备。
  • 一绢直万钱:一匹绢价值万钱,形容物价昂贵。
  • 耆旧:年高望重的人。
  • 禄秩:官吏的俸禄。
  • 周宣中兴:周宣王时期,周朝曾一度中兴。
  • 洒血江汉:指在江汉地区流血牺牲。

翻译

回忆起开元盛世的日子,即使是小城镇也住着上万户人家。稻米和粟米都十分充裕,公家和私人的仓库都装得满满的。全国的道路上没有盗贼和战乱,出行不需要挑选吉日。齐国的细绢和鲁国的薄绸源源不断地运送,男子耕田女子养蚕,各司其职。宫中演奏着云门乐舞,天下的朋友关系如同胶漆一般紧密。百余年间没有发生过灾难,国家的法制和礼乐都十分完备。

哪里听说过一匹绢价值万钱,现在却是有田地种谷物的地方都在流血。洛阳的宫殿被烧毁殆尽,宗庙里新近才清理了狐兔的巢穴。伤心得不愿去询问那些年高望重的人,又担心他们刚刚从乱离中逃出来。我这个小臣鲁钝无能,朝廷记得我,给了我俸禄。我期望我们的皇帝能够像周宣王那样使国家中兴,我在江汉地区流血牺牲,身体已经衰弱多病。

赏析

这首诗是杜甫对唐朝开元盛世的回忆和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感慨。诗中通过对比开元时期的繁荣与当前的战乱和衰败,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苦难的悲痛。杜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,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深切期望。诗的语言质朴而深沉,情感真挚,展现了杜甫作为“诗史”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尚情怀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巩县(今河南巩义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备受推崇。759·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