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道安弃物,时来或招寻。
大国置衡镜,准平天地心。
群贤无邪人,朗鉴穷情深。
吾君咏南风,衮冕弹鸣琴。
时泰多美士,京国会缨簪。
山苗落涧底,幽松出高岑。
夫子有盛才,主司得球琳。
流水非郑曲,前行遇知音。
衣工剪绮绣,一误伤千金。
何惜刀尺馀,不裁寒女衾。
我非弹冠者,感别但开襟。
空谷无白驹,贤人岂悲吟。
大道安弃物,时来或招寻。
尔见山吏部,当应无陆沈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衡镜:衡器和镜子,比喻衡量、选拔人才的标准。
- 朗鉴:明亮的镜子,比喻明察。
- 南风: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君王的恩泽。
- 衮冕:古代帝王和贵族的礼服和礼帽,这里指君王。
- 缨簪:古代官员的冠饰,比喻官员。
- 山苗:山中的小草。
- 涧底:山涧的底部。
- 幽松:深山中的松树。
- 高岑:高山。
- 球琳:美玉,比喻优秀的人才。
- 郑曲:古代郑国的音乐,被认为是不正之音。
- 衣工:裁缝。
- 绮绣:华丽的绣花。
- 刀尺:裁缝用的工具,比喻衡量和裁决的标准。
- 寒女衾:贫穷女子的被褥。
- 弹冠:整理帽子,比喻准备做官。
- 白驹:白色的骏马,比喻贤人。
- 山吏部:山中的隐士,比喻隐居的贤人。
- 陆沈:陆地沉没,比喻人才被埋没。
翻译
大国设立了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标准,公平地对待天地间的一切。 众多贤能之士中没有邪恶之人,明察秋毫,深入了解人的内心。 我们的君王吟咏着南风之歌,身着华服,弹奏着鸣琴。 时世太平,京城中聚集了许多才德兼备的士人。 山中的小草落在涧底,而深山中的松树却生长在高高的山峰上。 夫子您拥有卓越的才华,主考官定能发现您如美玉般的光彩。 流水并非不正之音,前行中定会遇到知音。 裁缝剪裁华丽的绣花,一旦失误就会损失千金。 为何不舍弃那一点余料,不去为贫穷的女子裁制被褥呢? 我并非准备做官的人,只是因为离别而敞开心扉。 空旷的山谷中没有白色的骏马,贤人难道会因此而悲伤吟唱吗? 大道不会抛弃任何事物,时机到来时或许会招寻。 你若见到山中的隐士,应当知道没有人才会被埋没。
赏析
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即将赴选的杨少府时所作,诗中表达了对杨少府才华的赞赏和对国家选拔人才制度的肯定。李白通过比喻和象征,如“衡镜”、“朗鉴”、“球琳”等,强调了公平选拔人才的重要性。同时,他也表达了对杨少府前程的美好祝愿,以及对时代能够识别和重用贤才的期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展现了李白对人才的尊重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