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逐定远侯,亦著短后衣。

胡地苜蓿美,轮台征马肥。 大夫讨匈奴,前月西出师。 甲兵未得战,降虏来如归。 橐驼何连连,穹帐亦累累。 阴山烽火灭,剑水羽书稀。 却笑霍嫖姚,区区徒尔为。 西郊候中军,平沙悬落晖。 驿马从西来,双节夹路驰。 喜鹊捧金印,蛟龙盘画旗。 如公未四十,富贵能及时。 直上排青云,傍看疾若飞。 前年斩楼兰,去岁平月支。 天子日殊宠,朝廷方见推。 何幸一书生,忽蒙国士知。 侧身佐戎幕,敛衽事边陲。 自逐定远侯,亦著短后衣。 近来能走马,不弱并州儿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苜蓿(mù xu):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产于中亚,古代中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,用作饲料。
  • 轮台:古代西域地名,位于今新疆轮台县。
  • 匈奴:古代北亚的一个游牧民族,曾多次侵扰中国北方边境。
  • 橐驼(tuó tuó):骆驼。
  • 穹帐(qióng zhàng):蒙古包,游牧民族的帐篷。
  • 霍嫖姚(Huò Piáo Yáo):霍去病,西汉名将,以抗击匈奴闻名。
  • 驿马:传递公文的马匹。
  • 双节:指两根节杖,古代使者的标志。
  • 蛟龙:古代传说中的龙,常用于装饰和象征。
  • 国士:国中才能出众的人。
  • 敛衽(liǎn rèn):整理衣襟,表示恭敬。
  • 定远侯:班超,东汉名将,曾出使西域,封定远侯。
  • 短后衣:短衣,便于行动的服装。
  • 并州儿:指并州(今山西一带)的年轻人,以勇猛著称。

翻译

在胡地,苜蓿生长得十分茂盛,轮台的战马也因之肥壮。 大夫出征讨伐匈奴,前月向西出发。 虽然甲兵未曾交战,但降虏却如归家般纷纷来投。 骆驼连绵不断,蒙古包也一排排地搭建。 阴山的烽火已经熄灭,剑水的羽书也日渐稀少。 却笑那霍去病,不过是区区小事。 在西郊等候中军的消息,平沙上悬挂着落日的余晖。 驿马从西边疾驰而来,双节夹道飞驰。 喜鹊似乎捧着金印,蛟龙在画旗上盘旋。 像您这样不到四十岁,富贵能够及时到来。 直上青云,旁人看来快如飞翔。 前年斩杀了楼兰王,去年又平定了月支。 天子对您日益宠信,朝廷也推崇您的功绩。 何其幸运,一个书生,忽然得到国士的知遇。 侧身在军幕中辅佐,整理衣襟侍奉边疆。 自从追随定远侯,也穿上了短后衣。 近来能够骑马奔驰,不逊于并州的年轻人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塞的壮丽景象和将军的英勇事迹,通过对比历史名将霍去病,突出了封大夫的功绩和天子的宠信。诗中“喜鹊捧金印,蛟龙盘画旗”等句,运用象征和比喻,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封大夫的荣耀和权势。结尾处,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书生得到重用的自豪和决心,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豪情壮志。

岑参

岑参

岑参(cénshēn),唐代诗人,原籍南阳(今属河南新野),迁居江陵(今属湖北)。汉族,荆州江陵(湖北江陵)人,去世之时56岁,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。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,气势雄伟,想象丰富,色彩瑰丽,热情奔放,尤其擅长七言歌行。 ► 40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