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霰封其柯,鹓鸾食其实。
竹生大夏溪,苍苍富奇质。
绿叶吟风劲,翠茎犯霄密。
霜霰封其柯,鹓鸾食其实。
宁知轩辕后,更有伶伦出。
刀斧俄见寻,根株坐相失。
裁为十二管,吹作雄雌律。
有用虽自伤,无心复招疾。
不如山上草,离离保终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大夏溪:地名,具体位置不详。
- 苍苍:形容竹子茂盛的样子。
- 奇质:非凡的品质。
- 翠茎:青翠的竹茎。
- 犯霄:触及云霄,形容竹子高大。
- 霜霰:霜和雪珠。
- 柯:树枝。
- 鹓鸾:传说中的神鸟,比喻高贵的食物。
- 轩辕:黄帝,古代传说中的帝王。
- 伶伦:传说中黄帝的乐官,制作了十二律。
- 刀斧:指砍伐竹子的工具。
- 根株:竹子的根部。
- 十二管:指十二律的管乐器。
- 雄雌律:古代音乐中的阴阳律,即高低音律。
- 有用:指竹子被利用。
- 自伤:自我伤害,指竹子被砍伐。
- 招疾:招致疾病或灾难。
- 离离:茂盛的样子。
- 保终吉:保持始终的吉祥。
翻译
竹子生长在大夏溪边,茂盛而富有非凡的品质。 绿叶在风中摇曳,翠绿的茎干高耸入云。 霜雪覆盖着它的枝条,神鸟鹓鸾啄食它的果实。 难道不知道在黄帝之后,还有乐官伶伦出现吗? 刀斧不久就寻来,竹子的根部因此失去。 被砍伐后制成十二律的管乐器,吹奏出阴阳和谐的音律。 虽然被利用,却也自我伤害,无心之中又招致了疾病。 不如山上的野草,茂盛地生长,保持始终的吉祥。
赏析
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反思。诗中,竹子的“苍苍富奇质”和“翠茎犯霄密”展现了其高大、茂盛和非凡的品质,而“霜霰封其柯,鹓鸾食其实”则进一步以自然界的景象来衬托竹子的高贵。然而,随着“刀斧俄见寻”,竹子被砍伐,制成乐器,虽然“有用”,却也“自伤”,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可能带来的伤害。最后,作者以“不如山上草,离离保终吉”作结,表达了对自然简单、纯粹状态的向往,以及对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