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与先生应永诀,九重泉路尽交期。

郑公樗散鬓成丝,酒后常称老画师。 万里伤心严谴日,百年垂死中兴时。 苍惶已就长途往,邂逅无端出饯迟。 便与先生应永诀,九重泉路尽交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樗散(chū sàn):比喻无用之才。
  • 鬓成丝:形容头发花白。
  • 严谴:严厉的责罚。
  • 中兴:指国家由衰落而复兴。
  • 苍惶:匆忙慌张的样子。
  • 邂逅(xiè hòu):偶然相遇。
  • 无端:无缘无故。
  • 出饯:送行。
  • 九重泉:指地下深处,比喻死后。

翻译

郑公你虽是像樗木那样被视为无用之才,头发已经花白,但酒后常常自称为老画师。 在万里之外,我为你的严厉责罚而伤心,尤其是在国家复兴之际,你却濒临死亡。 你匆忙地踏上了远行的路途,而我却无缘无故地错过了为你送行的时机。 这可能就是我们永远的诀别了,但在九泉之下,我们的交情将会继续。

赏析

这首诗是杜甫送别被贬的友人郑虔的作品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无法面别的遗憾。诗中,“万里伤心严谴日”一句,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远谪的悲痛,也暗含了对时局的不满。“百年垂死中兴时”则进一步以友人的不幸映射出国家的复兴与个人的悲剧。最后两句“便与先生应永诀,九重泉路尽交期”,诗人以生死相许的深情,表达了对友人不变的忠诚和深厚的友情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展现了杜甫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巩县(今河南巩义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备受推崇。759·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