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片风流,今夕与谁同乐。
一片风流,今夕与谁同乐。月台花馆,慨尘埃漠漠。豪华荡尽,只有青山如洛。钱塘依旧,潮生潮落。
万点灯光,羞照舞钿歌箔。玉梅消瘦,恨东皇命薄。昭君流泪,手捻琵琶弦索。离愁聊寄,画楼哀角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月台花馆:指赏月观花的场所。
- 尘埃漠漠:形容景象荒凉,尘土飞扬。
- 豪华荡尽:指繁华已逝,一切奢华都已消失。
- 青山如洛:青山依旧,如同洛阳的青山,暗示时光流转,自然永恒。
- 舞钿歌箔:指歌舞的场所,钿(diàn)指装饰品,箔(bó)指帘幕。
- 玉梅消瘦:比喻美丽的女子消瘦,玉梅指美女。
- 东皇命薄:东皇指春神,命薄指命运不佳。
- 昭君:指古代美女王昭君,此处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。
- 琵琶弦索:指琵琶的弦,索指弦线。
- 画楼哀角:画楼指装饰华丽的楼阁,哀角指悲伤的号角声。
翻译
今夜的风光依旧繁华,但不知与谁共享这欢乐。赏月观花的场所,如今已是尘土飞扬,一片荒凉。所有的繁华都已消逝,唯有青山依旧,如同洛阳的青山,永恒不变。钱塘江依旧,潮水起起落落。
万盏灯光,却羞于照亮那些歌舞的场所。美丽的女子消瘦了,她怨恨春神的命运不佳。就像王昭君那样,她流着泪,手捻着琵琶的弦,表达着离别的愁绪。这些离愁别绪,只能寄托在画楼中悲伤的号角声中。
赏析
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夕之夜的景象,通过对月台花馆、青山、钱塘江等自然景物的描写,以及对舞钿歌箔、玉梅、昭君等人物的比喻,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。诗中“豪华荡尽,只有青山如洛”一句,既展现了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对比,也透露出作者对逝去繁华的无奈与哀愁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元夕感怀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