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游疑所爱,且复舒吾情。

志适不期贵,道存岂偷生。 久忘上封事,复笑升天行。 窜逐宦湘浦,摇心剧悬旌。 始惊陷世议,终欲逃天刑。 岁月杀忧慄,慵疏寡将迎。 追游疑所爱,且复舒吾情。 石角恣幽步,长乌遂遐征。 磴回茂树断,景晏寒川明。 旷望少行人,时闻田鹳鸣。 风篁冒水远,霜稻侵山平。 稍与人事閒,益知身世轻。 为农信可乐,居宠真虚荣。 乔木馀故国,愿言果丹诚。 四支反田亩,释至东皋耕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志适:心志满足。
  • 不期贵:不期望富贵。
  • 道存:道义存在。
  • 偷生:苟且偷生。
  • 上封事:古代臣子上书给皇帝的奏章。
  • 升天行:指追求仙道,升天成仙的行为。
  • 窜逐:被贬谪流放。
  • 宦湘浦:在湘江边做官。
  • 摇心:心神不定。
  • 剧悬旌:比喻心情极度不安。
  • 陷世议:陷入世俗的非议。
  • 逃天刑:逃避天命的惩罚。
  • 杀忧慄:消除忧虑和恐惧。
  • 慵疏:懒散疏远。
  • 寡将迎:少有应酬接待。
  • 追游:追寻游玩。
  • 舒吾情:抒发我的情感。
  • 恣幽步:自由地漫步。
  • 遐征:远行。
  • 磴回:石阶回旋。
  • 景晏:景色平静。
  • 寒川明:寒冷的河流明亮。
  • 旷望:远望。
  • 田鹳:田间的鹳鸟。
  • 风篁:风吹竹林。
  • 冒水远:水边竹林延伸得很远。
  • 霜稻:霜降后的稻田。
  • 侵山平:稻田延伸至山脚,与山平齐。
  • 人事閒:人间事务闲暇。
  • 身世轻:身份地位轻微。
  • 为农:从事农耕。
  • 居宠:处于宠爱之中。
  • 虚荣:表面的荣耀。
  • 乔木:高大的树木。
  • 故国:故乡。
  • 愿言:愿望。
  • 丹诚:赤诚的心。
  • 四支:四肢,指身体。
  • 反田亩:回归田地。
  • 释至:放下一切。
  • 东皋:东边的田野。
  • :耕作。

翻译

心志满足,不期望富贵,只要道义存在,岂能苟且偷生。 久已忘记上书给皇帝,再次嘲笑那些追求仙道的行为。 被贬谪流放到湘江边,心神极度不安。 起初惊讶于世俗的非议,最终想要逃避天命的惩罚。 岁月消除了忧虑和恐惧,懒散疏远,少有应酬接待。 追寻游玩,或许是所爱,暂且抒发我的情感。 在石角自由地漫步,长乌村于是远行。 石阶回旋,茂密的树木断开,景色平静,寒冷的河流明亮。 远望少有行人,不时听到田间鹳鸟的鸣叫。 风吹竹林,水边竹林延伸得很远,霜降后的稻田与山平齐。 稍与人间的闲暇事务,更加知道身份地位的轻微。 从事农耕实在是乐趣,处于宠爱之中只是表面的荣耀。 高大的树木还留有故乡的影子,愿望是赤诚的心。 四肢回归田地,放下一切,到东边的田野耕作。

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柳宗元在被贬谪后的心境变化和对世俗的深刻反思。诗中,他首先表明了自己不追求富贵,只求道义的生活态度,对过去的政治生涯和追求仙道的幻想进行了自我嘲讽。随后,他描述了自己在湘江边的孤独与不安,以及对世俗非议和天命惩罚的逃避心理。诗的后半部分,柳宗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,最终表达了对回归田园、放下一切的渴望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展现了柳宗元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柳宗元

柳宗元

柳宗元,字子厚,唐代河东郡(今山西永济县)人,著名杰出诗人、哲学家、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记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经后人辑为三十卷,名为《柳河东集》。因为他是河东人,人称柳河东,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称柳柳州。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,并称“韩柳”。 ► 24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