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问后期何日是,寄书应见雁南征。
少年离别意非轻,老去相逢亦怆情。
草草杯盘供笑语,昏昏灯火话平生。
自怜湖海三年隔,又作尘沙万里行。
欲问后期何日是,寄书应见雁南征。
拼音
译文
年轻时别离,那种情意是不轻的;如今老了,连相见也使我感到伤心。
随意准备些酒菜,为的是边吃边聊;灯火昏暗,我们把别后所见所思,互相倾吐,直到夜深。
我正在感慨分隔两地已有三年之久,却又要离开你去万里外的辽国,冒着风沙旅行。
要问我何日相会,怎说得准?你见到那鸿雁南飞,会有我捎来平安的家信。
注释
示长安君:写给长安君看。长安君,王淑文,是作者的大妹妹,受到了长安县君的封号。
意非轻:情意不是轻的。
怆(chuàng)情:悲伤。
草草:随便准备的。
杯盘:指的是酒和菜。
昏昏:昏暗,光线暗淡。
后期:后会的日期。
序
这首七言律诗抒写兄妹情,言浅而情深,表达了真挚而又深沉的相逢之欢与离别之悲。
这首诗以议论起,用递进法展开。先说自己是个很重感情的人,在年轻时就对离别看得很重,到了年老,即使是会面,也引起心中的伤悲。对句有两层意思,一是说年老了,会一次少一次,所以相见时对未来充满感伤;一是有会必有别,因为对离别的感伤,就连对会面也感到心情沉重起来。
毕竟,与别相比,会还是快乐的。第二联写会面时的亲情。兄妹俩随意准备了些酒菜,只是为了把酒谈话,话很多,一直到夜间,还在昏暗的灯光下说着。这两句,很形象地刻绘了兄妹俩的感情,都是就眼前实事组织进诗,显得十分亲切;比那些着意雕镂、粉饰拔高的话自然得多。正因为如此,这联成为传诵的名句。宋·吴可《藏海诗话》云:“七言律一篇中必有剩语,一句中必有剩字,如‘草草杯盘供笑语,昏昏灯火话平生’,如此句无剩字。”赞赏了句中用语稳妥,浑成一气。同时,王安石的诗以善用叠字闻名,这联中两个叠字也用得很成功。“草草”二字,说出了兄妹俩的感情至深,用不着世俗的客套,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,描绘了和睦温暖的家庭气氛。“昏昏”二字,写两人说了又说,灯油已快乾,灯火已昏暗,仍顾不上休息。
下半四句写别,呼应首联。刚刚在叹息已经三年没有见面,知心话说不完,眼下自己马上又要到万里外的辽国去,诗便自然而然地转入惆怅,话题也就引入别后。于是,妹妹挂念地问:“后会在什么日子?”兄长只能含糊地回答:“见到大雁南飞,我就会从北国带回消息了。”其实,诗人自己不能预料会面的日子。诗就在无可奈何的气氛中结束,留下了一丝安慰,一个悬念。
这首诗没有用一个典故,把人所习见的家庭生活细节捡选入诗,而以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,是那么地质朴自然,因而成为王安石七律中的名作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长安君:王淑文,是王安石的大妹妹,受封长安县君。
翻译
年轻时别离,那种情意是不轻的;如今老了,连相见也使人心酸悲伤。随意准备些酒菜,为的是边吃边聊欢乐的事;昏暗的灯火下,我们畅叙着各自的一生。可怜我们分别后已三年未见面,如今我又将到万里外的风沙之地去。想问一下未来相会是在什么时候,我想那时候应该能收到我寄给你的信,那时正是大雁南飞的季节。
赏析
这首诗抒写兄妹情。首联写兄妹离别时的难舍,年轻时的离别已令人不堪,老了又重逢却更令人伤感。颔联描写重逢时的情景,简单的酒菜,却蕴含着深深的情谊,昏黄灯火下的交谈,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忆。颈联感叹分别之久和自己又将远行,相隔三年后的重逢如此短暂,马上又要面临分别。尾联展望未来的联系,用大雁南征暗示寄信的时间让诗意更加深远。全诗没有华丽的词藻,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,朴素自然,韵味醇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