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有汀洲鹤,宵分乍一鸣。

出自 张九龄 的《 西江夜行
遥夜人何在,澄潭月里行。 悠悠天宇旷,切切故乡情。 外物寂无扰,中流澹自清。 念归林叶换,愁坐露华生。 犹有汀洲鹤,宵分乍一鸣。
拼音

译文

漫长的夜啊,故人何在?碧波夜月之下行船,天地空旷而茫茫,思乡之情,切切难忘。身外的景物没有人的忧愁,清澈的河水也自在流动。念及乡愁,离家已是林叶换了多个春秋了,拥着乡愁坐在寂静的夜里,任凭寒露渐生,打湿了衣袖。而在此时,还有那江中沙洲上的白鹤,在这暗夜与黎明的分际,乍然长鸣,让人暗暗心惊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遥夜:长夜。
  • 澄潭:清澈的水潭。
  • 悠悠:辽阔无边的样子。
  • 天宇:天空。
  • 切切:形容非常思念或悲伤。
  • 外物:外界的事物。
  • 中流:水流的中央。
  • :平静,安静。
  • 念归:思念归家。
  • 林叶换:树林的叶子已经换季,指时间的流逝。
  • 露华:露水。
  • 汀洲鹤:水边或河中的鹤。
  • 宵分:夜半。

翻译

长夜漫漫,人在何处?我在清澈的月光下漫步于水潭边。 天空辽阔无垠,我的思乡之情愈发深切。 外界的一切都静悄悄的,没有干扰,我独自在水中央静静地感受着这份宁静。 思念归家,看着树林的叶子已经随着季节更替,我忧愁地坐着,露水开始凝结。 还有那水边的鹤,在夜半时分突然发出一声鸣叫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情的夜晚,诗人独自在水边,感受着夜的宁静和思乡的情感。诗中“遥夜人何在,澄潭月里行”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迷茫,而“悠悠天宇旷,切切故乡情”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。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,如“念归林叶换,愁坐露华生”,进一步以景生情,抒发了诗人对家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。

张九龄

张九龄

张九龄,唐开元尚书丞相,诗人。字子寿,一名博物,汉族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长安年间进士。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后罢相,为荆州长史。诗风清淡。有《曲江集》。他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趋炎附势,敢与恶势力作斗争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他的五言古诗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,被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 ► 21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