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竹扫天花,且从傲吏游。
安石泛溟渤,独啸长风还。
逸韵动海上,高情出人间。
灵异可并迹,澹然与世闲。
我来五松下,置酒穷跻攀。
徵古绝遗老,因名五松山。
五松何清幽,胜境美沃州。
萧飒鸣洞壑,终年风雨秋。
响入百泉去,听如三峡流。
剪竹扫天花,且从傲吏游。
龙堂若可憩,吾欲归精修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泛溟渤:泛舟于大海。溟渤,指大海。
- 逸韵:超凡脱俗的风采。
- 高情:高尚的情怀。
- 灵异:神奇非凡。
- 澹然:淡泊宁静的样子。
- 跻攀:攀登。
- 徵古:探寻古迹。
- 沃州:地名,这里比喻美景之地。
- 萧飒:形容风声。
- 洞壑:深谷。
- 三峡:长江上的三个峡谷,这里比喻水声浩大。
- 傲吏:高傲的官吏,这里指隐士。
- 龙堂:传说中龙王的宫殿,这里指隐居的好地方。
翻译
谢安石泛舟于大海,独自长啸随风而还。 他的风采超凡脱俗,动人心魄于海上,高尚的情怀超越人间。 这里的灵异之景可与古迹并存,他淡泊宁静,与世无争。 我来到五松山下,设宴饮酒,攀登至高处。 探寻古迹,绝迹于遗老之间,因此得名五松山。 五松山何其清幽,美景胜过沃州。 风声萧飒,响彻深谷,终年如秋风秋雨。 声音传入百泉,听起来如同三峡的江流。 剪竹扫去天花,跟随傲吏一同游玩。 若龙堂可作为憩息之地,我愿归隐精修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的情景,通过对五松山清幽胜景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。诗中“泛溟渤”、“独啸长风还”等句,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、向往自由的情怀。后文通过对五松山景色的细腻描绘,如“萧飒鸣洞壑,终年风雨秋”,进一步以景抒情,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