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山叫处花成血,旧苑春来草似烟。

出自 吴融 的《 子规
举国繁华委逝川,羽毛飘荡一年年。 他山叫处花成血,旧苑春来草似烟。 雨暗不离浓绿树,月斜长吊欲明天。 湘江日暮声凄切,愁杀行人归去船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子规:即杜鹃鸟,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,常夜鸣,声音凄切,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。
  • 委逝川:指随着江河流逝。
  • 羽毛:指鸟的羽毛。
  • 他山:别处的山。
  • 花成血:形容花色红如血,这里比喻子规的悲鸣。
  • 旧苑:旧时的园林或宫苑。
  • 草似烟:形容春草茂盛,远望如烟雾。
  • 雨暗:雨天阴暗。
  • 浓绿树:茂密的绿树。
  • 月斜:月亮斜挂。
  • 长吊:长时间地哀鸣。
  • 欲明天:天快要亮的时候。
  • 湘江:中国南方的一条主要河流。
  • 声凄切:声音凄凉而尖锐。
  • 愁杀:极度忧愁。
  • 行人:旅行的人。
  • 归去船:回家的船。

翻译

整个国家的繁华都随着江河流逝,子规的羽毛一年年地飘荡。 在别的山上悲鸣时,花色红如血;旧时的园林春来,草色茂盛如烟。 雨天阴暗,子规不离茂密的绿树;月亮斜挂,它在天快亮时长时间地哀鸣。 湘江日暮时分,子规的叫声凄凉尖锐,极度忧愁地送走了旅行者回家的船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子规的悲鸣和自然景象的变迁,抒发了深沉的哀怨之情。诗中,“举国繁华委逝川”一句,既表达了时光流逝、繁华不再的哀愁,又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。子规的羽毛飘荡、花成血、草似烟等意象,进一步以寓情于景的手法,加深了悲凉的氛围。结尾处,湘江日暮的凄切鸟声与行人归去的船只,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了离愁别绪,使全诗情感达到高潮。

吴融

吴融

吴融,字子华,吴翥孙,唐越州山阴人,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(公元850年),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(公元903年),享年五十四岁。唐昭宗龙纪进士。韦昭度讨蜀,表掌书记。坐累去官,流浪荆南,依成汭。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,拜中书舍人。唐昭宗反正,御南阙受贺,融最先至,草十数诏,语当意详,进户部侍郎。终翰林承旨。有《唐英歌诗》。 ► 3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