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为父老歌,艰难愧深情。
群鸡正乱叫,客至鸡斗争。
驱鸡上树木,始闻叩柴荆。
父老四五人,问我久远行。
手中各有携,倾榼浊复清。
苦辞酒味薄,黍地无人耕。
兵革既未息,儿童尽东征。
请为父老歌,艰难愧深情。
歌罢仰天叹,四座泪纵横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羌村:地名,具体位置不详。
- 柴荆:用树枝和荆条编制的简陋门。
- 榼(kē)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- 苦辞:苦苦地说。
- 兵革:兵器和甲胄,代指战争。
- 儿童:这里指年轻人。
- 四座:四周的座位,指在场的所有人。
翻译
一群鸡正在乱叫,客人到来时,鸡群开始争斗。 赶鸡上树,这才听到敲打柴门的声音。 四五位父老乡亲,问我长途旅行的经历。 他们手中都带着东西,从酒器中倒出酒,有的浊有的清。 他们苦苦地说酒味淡薄,因为黍田无人耕种。 战争还未停息,年轻人都去东边征战了。 我请为父老们唱一首歌,表达我对他们艰难生活的深情敬意。 唱完后,我仰天长叹,四周的座位上,泪水纵横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羌村与父老乡亲相聚的情景,通过鸡群的乱叫、父老的问候、酒的倒出等细节,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战乱的残酷。诗中,“兵革既未息,儿童尽东征”一句,深刻反映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。杜甫以歌表达对父老乡亲的敬意和同情,歌罢的仰天叹息和四座的泪水,更是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质朴,展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卓越的诗歌才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