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色入高楼,相思两处愁。

出自 现代秋瑾 的《 菩萨蛮 · 寄女伴
寒风料峭侵窗户,垂帘懒向回廊步。月色入高楼,相思两处愁。 无边家国事,并入双蛾翠。若遇早梅开,一枝应寄来!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料峭:形容微寒(多指春寒),这里指寒冷的风带有寒意。
  • 回廊:曲折环绕的走廊。
  • 双蛾翠:指女子的双眉,古人常以翠黛描绘女子眉毛。这里借指愁眉。蛾,指蛾眉,形容女子细长的眉毛;翠,翠色,古时女子常用青绿色颜料画眉。

翻译

寒冷的风带着丝丝寒意侵袭着窗户,我慵懒地放下帘子,也懒得走向那曲折的回廊漫步。明亮的月光洒进高楼之中,身处两地的我们都因彼此相思而满是哀愁。国家有无数的大事让人忧心,这愁绪都积压在我的双眉之间。如果碰到早梅开放,希望你能寄来一枝梅花呀!

赏析

这首词风格婉约又饱含深情。上阕通过描写“寒风料峭”“垂帘”“独自懒步”以及“月色入高楼”等场景,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,自然地引出“相思两处愁”,表明了与女伴分离后深深的思念之情。下阕由个人相思之情拓展到对国家大事的忧虑,“无边家国事,并入双蛾翠”将家国兴亡之愁绪融入女子的眉梢,深刻体现了秋瑾关心国家命运、忧国忧民的情怀。最后“若遇早梅开,一枝应寄来”以梅花为寄托,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等美好品质,借梅花表达对女伴的思念,期望能收到对方的消息,同时也暗喻希望女伴能够保持高尚的品格 。整首词情真意切,意境清幽,展现了秋瑾既有细腻情怀又有家国大爱的丰富内心世界。

秋瑾

秋瑾

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(今绍兴市)人,生于福建省厦门。初名闺瑾,乳名玉姑,字璿卿,号旦吾,留学日本后改名瑾,字(或作别号)竞雄,自称鉴湖女侠,笔名鞦韆、汉侠女儿,曾用笔名白萍。近代女民主革命志士,提倡女权,蔑视封建礼法,提倡男女平等,常以花木兰,秦良玉自喻。性豪侠,习文练武,著男装。自费留学日本期间,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,并加入同盟会。回国后创办《中国女报》,宣传革命。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,清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,事发后被捕,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,从而间接促成辛亥革命。后人辑有《秋瑾集》。 ► 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