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汗踏成泥,朝驰几万蹄。

出自 岑参 的《 宿铁关西馆
马汗踏成泥,朝驰几万蹄。 雪中行地角,火处宿天倪。 塞迥心常怯,乡遥梦亦迷。 那知故园月,也到铁关西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宿:住宿。
  • 铁关:边关名,具体位置不详。
  • 岑参:唐代著名边塞诗人。
  • 马汗踏成泥:马匹奔跑时汗水和泥土混合成泥。
  • 朝驰:早晨奔驰。
  • 几万蹄:形容马匹奔驰的次数多。
  • 地角:边远的地方。
  • 火处:有火光的地方,可能指营火。
  • 宿天倪:在天边住宿,形容地点偏远。
  • 塞迥:边塞遥远。
  • 乡遥:家乡遥远。
  • 梦亦迷:连梦中也感到迷茫。
  • 故园:故乡。
  • 铁关西:铁关的西边。

翻译

马匹奔跑时汗水和泥土混合成泥,早晨奔驰了无数次。 在雪中行走至边远的地方,在有火光的天边住宿。 边塞遥远心中常感害怕,家乡遥远连梦中也感到迷茫。 哪知道故乡的月亮,也照到了铁关的西边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边塞行军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。诗中,“马汗踏成泥”和“雪中行地角”生动地表现了边塞行军的艰苦环境,而“塞迥心常怯,乡遥梦亦迷”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与迷茫。最后一句“那知故园月,也到铁关西”巧妙地将故乡的月亮与边塞相联系,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,也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情感的细腻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展现了岑参边塞诗的独特魅力。

岑参

岑参

岑参(cénshēn),唐代诗人,原籍南阳(今属河南新野),迁居江陵(今属湖北)。汉族,荆州江陵(湖北江陵)人,去世之时56岁,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。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,气势雄伟,想象丰富,色彩瑰丽,热情奔放,尤其擅长七言歌行。 ► 40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