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垂江上影,梅谢雪中枝。
身外闲愁空满,眼中欢事常稀。明年应赋送君诗。细从今夜数,相会几多时?
浅酒欲邀谁劝,深情惟有君知。东溪春近好同归。柳垂江上影,梅谢雪中枝。
拼音
所属合集
注释
这两句一作“身外闲愁空满眼,就中欢事常稀”。稀,一作“移”。
这句一作“试从今夜数”。
相会:相聚。
浅酒句:这句一作“浅酒欲邀谁共劝”。
东溪:泛指风景美好的地方。近,一作“尽”。
序
《临江仙·身外闲愁空满》是宋代词人晏几道(一作晁补之)的作品。此词当是酒席间的赠人之作。词分两片,上下片各五句。全词通过描述作者与友人的酒筵欢会,表达了对人生相聚苦短的心理感受。
赏析
小晏多愁善感,对于人生,总是放不下他的思考,欢会之际难遣闲愁,春日临近顿生希望,悲愁与欢乐,聚合与离散,总是此消彼长起伏回旋,在他的心灵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澜。这首《临江仙》词,就可以看作是他的感情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。
词的上片写的是与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欢会,却以“眼中欢事常稀”来表现,使欢乐也蒙上一层愁苦的阴影。因为聚会稀少,故而特别珍惜;因为珍惜,故而更怕这段欢事的终结;因为怕它终结故而要仔细地数一数究竟还有多少个相聚的日子。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细腻的心理活动,很是耐人寻味。
下片当以“东溪春近好同归”为核心,表述了作者对生活的取向和希望。“浅酒”与“深情”两句,就其句式与内涵而论,又是相互纠葛在一起的,这种笔法,本是《临江仙》词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写作要求,其间有对比,有连结,或为对仗,或为互文。这两句是说:浅酒无别人可劝,惟君能劝;深情无别人可知,惟君能知。这样就把席间欢会的主客双方的亲密关系交代了出来。“东溪”,即东边的溪山,泛言风景秀丽之处,并不是实有的地名。选个好去处,携同归隐共赏春光,也就不会再有异地分离的情况了——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。最后两句是由“春近”二字引发出来的想象中的东溪美景:“柳垂江上影,梅谢雪中枝”。用十个字总写春景,并不容易。选材欲其美,大概至少须得做到这么几点方能合乎要求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临江仙:词牌名。
- 身外闲愁空满:指身外的忧虑和烦恼,仿佛无处不在,又无法排遣。
- 眼中欢事常稀:日常生活中快乐的事情很少见到。
- 明年应赋送君诗:预计到明年这个时候,我会写诗来送别你。
- 细从今夜数:仔细计算从今晚开始,我们还能有多少次相聚。
- 相会几多时:询问下次相聚的具体时间。
- 浅酒:淡酒,指不烈的酒。
- 东溪春近好同归:春天快来了,最好能一起回东边的小溪边。
- 柳垂江上影:形容江边柳树倒映在水中的景象。
- 梅谢雪中枝:梅花在雪中凋零,暗示春天的到来。
翻译
面对生活的琐碎烦恼,快乐的事情却总是那么稀少。想到明年这个时候,我恐怕又要为你写离别之诗。从今晚开始,我细细数着我们的相聚时光,还能有多少次这样的相会呢?
想找个朋友浅酌一杯,却发现只有你才能真正理解我深情的心意。春天的脚步临近了,何不趁着这美好的时节,一起回到那东边的溪边,看柳树倒映在江面上,欣赏那梅花在雪中凋谢的景象。
赏析
这首词以淡淡的忧郁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,描绘了词人与友人即将分别的感伤之情。"身外闲愁空满"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奈,而"眼中欢事常稀"则揭示了内心的孤独。"明年应赋送君诗"预示着离别,也暗示着友情的深厚。词人通过邀请饮酒和共赏春景,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谊的深深眷恋。整体上,这首词情感真挚,画面优美,充满了对流逝岁月和人生离别的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