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近至远东西,至深至浅清溪。 至高至明日月,至亲至疏夫妻。

出自 李冶 的《 八至
至近至远东西,至深至浅清溪。 至高至明日月,至亲至疏夫妻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哲理

译文

六年春季,郑国人来鲁国要求弃怨结好,为的是重新和好。 晋国翼都的九宗五正顷父的儿子嘉父到随邑迎接晋侯,让他居住在鄂地,晋国人称他为鄂侯。 夏季,在艾地结盟,开始和齐国结好。 五月十一日,郑庄公入侵陈国,得到全胜。往年,郑庄公请求与陈国讲和,陈桓公不答应。五父劝谏说:「亲近仁义而和邻国友好,这是国家可宝贵的措施,您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!」陈侯说:「宋国和卫国才是真正的祸患,郑国能做什么?」于是就没有答应。 君子说:「善不可丢失,恶不可滋长,这说的就是陈桓公吧!滋长了恶而不悔改,马上就得自取祸害。纵是挽救,何能办得到!《商书》说:『恶的蔓延,如同遍地大火,不可以靠拢,难道还能扑灭?』周任有话说:『治理国和家的人,见到恶,就要像农夫急于除杂草一样,锄掉它聚积起来肥田,挖掉它的老根,不要使它再生长,那么善的事物就能发展了。』」 秋季,宋人占领长葛。 冬季,京城派人来报告饥荒,隐公就代为向宋、卫、齐、郑诸国请求购买谷物,这是合于礼的。 郑庄公去周都,第一次朝见周桓王。周桓王不加礼遇。周公对周桓王说:「我们周室东迁,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。友好地对待郑国,用以鼓励后来的人,还恐怕人家不来,何况不以礼接待呢?郑国不会来了。」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无。

翻译

最近也是最远的是东与西,最深也是最浅的是清溪。最高也是最明亮的是日和月,最亲近也是最疏远的是夫妻。

赏析

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和感悟。“至近至远东西”,东西可以近在咫尺,也可以远在天涯,体现出一种奇妙的辩证关系。“至深至浅清溪”,清溪有深有浅,看似矛盾,但又很真切。“至高至明日月”,日月高悬天空,其明亮和高远是无可比拟的。而最后“至亲至疏夫妻”则是精妙之笔,深刻地指出了夫妻关系的复杂性,既可以无比亲密,也可能极其疏远,引人深思。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,但却蕴含着无尽的禅意和哲思,耐人寻味。

李冶

李冶

字季兰(《太平广记》中作“秀兰”)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,后为女道士,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。晚年被召入宫中,至公元784年,因曾上诗叛将朱泚,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。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,多酬赠谴怀之作。宋人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著录《李季兰集》一卷,今已失传,仅存诗十六首。 ► 2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