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借着夕阳的馀晖,可以隐约看到山中的寺院; 苍山孤高,鸟飞到半途就融入昏黄山色之中,不见踪影; 寺院中独独传出一声清越的磬声,那一刻行云都凝滞在天空。 我多想攀登到高峰之上,以窥视那皓月的清辉; 那一刻仿佛忘却了自我,以超然的视角观察这纷攘的人世; 只可叹我未得出尘之径,自己也仍是那滚滚红尘中的人啊。
注释
微茫:隐约,模糊。
夕曛(xūn):日落时的馀晖。
上方:寺庙。
磬(qìng):佛寺中钵形的打击乐器,用铜制成。
定行云:即《列子·汤问》“响遏行云”之意。
天眼:佛教所说五眼之一。能透视众生诸物,无论上下、远近、前後、内外、大小及未来,皆能观照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微茫:模糊不清。
- 夕曛(xūn):落日的余光。
- 磬(qìng):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,用石或玉制成。
- 窥:暗中察看。
- 觑(qù):看,瞧。
翻译
山中寺宇在夕阳的微光里模糊不清,鸟儿也飞不到昏暗的半山腰,那上方孤独的磬声仿佛能让飘动的云朵静止。尝试登上高峰去偷偷看那皎洁的明月,偶然睁开天眼去窥视这尘世,可悲可叹自己也只是这眼中世界里的人。
赏析
这首词营造出一种空灵、超脱又略带惆怅的意境。上阕通过描写山寺在夕曛中的微茫景象以及鸟飞不到的半山昏沉,烘托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,同时“上方孤磬定行云”更增添了一种超尘的感觉。下阕“试上高峰窥皓月”体现了一种对高洁、美好事物的追求,“偶开天眼觑红尘”则展现出一种俯视人世的超脱视角,但最后“可怜身是眼中人”又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叹,意识到自己也无法完全超脱于尘世之外。整首词在立意和意境上都有独特之处,富有哲理韵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