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风动秋草,蟋蟀鸣相随。
与君结新婚,宿昔当别离。
凉风动秋草,蟋蟀鸣相随。
冽冽寒蝉吟,蝉吟抱枯枝。
枯枝时飞扬,身体忽迁移。
不悲身迁移,但惜岁月驰。
岁月无穷极,会合安可知。
愿为双黄鹄,比翼戏清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宿昔: 昨夜或一夜之间。
- 凉风: 秋季的冷风。
- 蟋蟀鸣: 秋天常见的昆虫叫声。
- 冽冽: 凛冽,寒冷的样子。
- 黄鹄: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大鸟,象征着飞翔和长寿。
翻译
我和你刚刚结为夫妻,转眼间就要分别。 秋风吹过草地,蟋蟀的鸣声陪伴左右。 寒冷的蝉儿凄切地叫着,它们在枯枝上歌唱。 枯枝偶尔随风飘摇,我的身影也突然远去。 我不为自己的离开而悲伤,只是惋惜时光飞逝。 时间是无尽的,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聚? 我愿变成一对并肩飞翔的黄鹄,在清澈的池塘边嬉戏。
赏析
这是一首表达新婚夫妇即将分离的深情诗篇。诗人以凉风、秋草、蟋蟀和寒蝉等秋天的意象,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,反映了即将离别的不舍。诗人强调的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,而非对别离本身的哀伤,这种深沉的情感超越了个人的离愁,上升到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。结尾处,诗人借黄鹄比翼双飞的意象,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向往和对重逢的期待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
徐幹
汉末文学家、哲学家、诗人,字伟长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以诗、辞赋、政论著称。代表作:《中论》《答刘桢》《玄猿赋》。其著作《中论》,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影响深远。
其少年时,正值汉灵帝末年,宦官专权,朝政腐败,而徐干却专志于学。当时的州郡牧慕徐干才名“礼命蹊躇,连武欲致之”。他“轻官忽禄,不耽世荣”。曹操曾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、五官将文学,他以病辞官;“潜身穷巷,颐志保真”,虽“并日而食”,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,却从不悲愁。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,他仍称疾不就。建安中,看到曹操平定北方,中国统一有望,即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,转五官将文学,历五、六年,以疾辞归。“身穷穷巷,颐志保真”,虽“并日而食”,亦“不以为戚”。(引并见《中论序》)后授上艾长,也因病未就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)春,瘟疫流行,干亦染疾而卒。后来曹丕论及徐干时说:“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,鲜能以名节自立,而伟长独怀文抱质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志,可谓彬彬君子矣!”
► 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