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因酒醉鞭名马,生怕情多累美人。
不是樽前爱惜身,佯狂难免假成真。
曾因酒醉鞭名马,生怕情多累美人。
劫数东南天作孽,鸡鸣风雨海扬尘。
悲歌痛哭终何补,义士纷纷说帝秦。
拼音
注释
樽:一作“尊”。
鸡鸣风雨:语出《诗经·郑风·风雨》: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?”这里意无常社会现状。
海扬尘:典出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传》。其“东海三为桑田”和“海中复扬尘也”,更成为后世著名典故“沧海桑田”和“东海扬尘”的来源。
义士纷纷说帝秦:典故出自《战国策·鲁仲连义不帝秦》,鲁仲连帮助赵国后所说的话是:“所贵于天下之士者,为人排患、释难、解纷乱而无所取也”。也说秦的霸业,让人不能去屈服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樽:古代的盛酒器具。
- 佯狂:假装疯颠。佯,假装。
- 劫数:原为佛教语,指极漫长的时间,后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,灾难。
- 作孽:做坏事,造恶。
- 鸡鸣风雨:语出《诗经·郑风·风雨》: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”后比喻局势动荡不安。
- 海扬尘:典故名,出自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,后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
- 帝秦:战国时,秦围赵都邯郸,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说赵奉秦王为帝,鲁仲连力排众议,坚持义不帝秦。后用来比喻众人景仰而不趋附投靠。
翻译
不是因为在酒杯前爱惜自己的身体,假装疯癫有时难免会弄假成真。曾经因为醉酒而鞭打名贵的马匹,就怕感情太多会拖累美人。在东南一方有灾难厄运,就像风雨交加、局势动荡时海面扬起尘土一样。悲哀地唱歌、痛苦地哭泣最终又有什么用呢,那些义士们却纷纷说要尊奉秦王。
赏析
这首诗既体现了郁达夫复杂矛盾的思想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无奈。首联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一种在困境中的矛盾心态。颔联以看似不羁的形象,进一步展现内心的情感纠葛。颈联通过“劫数”“鸡鸣风雨”等词描绘出社会的混乱和不安。尾联则在悲愤中流露出对现实中一些人行为的不满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用词精准,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时代的感慨。

郁达夫
郁达夫(1895~1945),原名郁文,字达夫,浙江富阳人。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。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,并向报刊投稿。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,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。回国后参加编辑《创造》季刊、《创造周报》等刊物。1928年与鲁迅合编《奔流》月刊,并主编《大众文艺》。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,为发起人之一,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。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。1945年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。郁达夫一生著述甚富。1928年起,陆续自编《达夫全集》出版,其后还有《达夫自选集》、《屐痕处处》、《达夫日记》、《达夫游记》、《閒书》、《郁达夫诗词抄》、《郁达夫文集》,以及《达夫所译短篇集》等。
► 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