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合集
译文
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,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,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,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。
序
《横渠四句》是北宋儒学家张载的名言,出自《横渠语录》。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“横渠四句”。由于其言简意宏,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。其意思是读书人其心当为天下而立,其命当为万民而立,当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,当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,说出了读书人应当有的志向和追求:天下、万民、圣贤之道、太平基业。
“为天地立心”,程明道说:「天地无心,以生物为心。」又说:「天地无心而成化。」,天地本无心,但人有心,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,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。实则,恻隐之心,就是不忍人之心,也就是孔子的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。以此马一浮先生总结道:“学者之事,莫要于识仁求仁,好仁恶不仁,能如此,乃是为天地立心。”
“为生民立命”,直接来源于孟子的“立命”的思想。《孟子.尽心上》有云:“尽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知其性,则知天矣。存其心,养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夭寿不二,修身以俟之,所以立命也。”通过修身致教,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,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,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,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。张载所标示的“为生民立命”,实即为“民吾同胞”来“立命”,其立命在于教,“修道之谓教”,此之谓也。
“为往圣继绝学”,故“往圣”者,孔子、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;“绝学”者,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。对儒学而言,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,而宋的濂、洛、关、闽诸大家,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。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,惟有宋儒。
“为万世开太平”,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。“开”期待之谓。“为万世开太平”,实现张载《西铭》描述的文化理想,民胞物与,全体归仁,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横渠:指北宋理学家张载,因其在长安横渠镇讲学而得名。
- 为天地立心:为世间万物和宇宙法则确立一种精神导向。
- 为生民立命:为百姓的生活和存在找到一种合理、有意义的价值观。
- 为往圣继绝学:继承和发展古代圣贤的学问,使之不致失传。
- 为万世开太平:为后世的长久和平和社会繁荣奠定基础。
翻译
张载以崇高的使命自许,他要为整个天地树立起一种永恒的精神核心,为普通百姓找到生活的根本意义,延续那些古代哲人的智慧遗产,以期开启一个永远的和谐盛世。
赏析
这四句话体现了张载儒家道统的深厚情怀,他不仅关注个体的生命价值,更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传承。每一句话都富含哲理,展现了儒家学者对于理想社会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。"为天地立心"是对宇宙真理的追求,"为生民立命"是对现实关怀的体现,"为往圣继绝学"是对学术传统的尊重与发扬,"为万世开太平"则是对人类福祉的长远期盼。这不仅是个人的理想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大夫阶层的责任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