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漏壶的滴水丁丁作响,秋夜为何如此漫长,无边无际的云彩间漏下淡淡的月光。
秋日的清冷令秋虫整夜鸣叫,给戍边丈夫的棉衣还未寄出,请老天可千万别降下寒霜啊!
注释
丁丁:形容漏水的声音。
漏:古代计时的漏壶,又称漏刻。随着壶中水的滴漏,相应地显示出标志时间的刻度。
漫漫: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。
逼:另有资料作“壁”。
暗虫:暗处的秋虫。
通夕:整晚、通宵。
寒衣:出征将士之衣,泛指军服。一作“征衣”。
序
《秋夜曲》是唐代诗人张仲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写女子在月夜通宵听着滴水和虫鸣、看着天空中时时露出的月亮,因想到丈夫在外没有寒衣而求告上天不要降霜,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。
赏析
这首七绝诗写闺中人一夜间的情思,开头两句中,分别连用了「丁丁」、「漫漫」两个叠词,表面上描写秋夜时间之长,实际上是为了暗衬闺中女子思念戍夫的时间之长。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,离情萦怀。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「丁丁」的滴水声,一滴滴、一声声,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。她听着,数着,心里着急地在想:「夜怎么这么长啊!」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,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,月亮时而被遮住,时而又露了出来。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,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,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、寂静、清冷的特点。
在失眠的长夜里,暗处的秋虫通宵都在鸣叫着。听着听着,她突然想到该是给丈夫准备寒衣的时候了。诗歌三四两句琅琅上口,照应了诗题,暗示秋虫鸣叫时间之长,暗示了思妇对征人的关切和思念。这第三句中的「逼」字下得妙,它不仅透露了节气正在变化,深秋即将来临,对秋虫带来了威胁,冷得它们通宵哀鸣,同时也为末句的「莫飞霜」作了铺垫。这里的「暗虫」虽然很难说是对戍夫的一种直接比喻,但它被冷得整夜哀号的声音,却的确使这位少妇感到天气凉了,联想到了远在边塞戍守的丈夫身上衣裳还很单薄,该赶快寄衣服给他了。所以末句才发出了「寒衣未寄莫飞霜」的乞求。第四句「寒衣未寄莫飞霜」是思妇内心的独白。她既是在向老天爷求告,又是在径直命令上天。无论是求告还是命令,这天真的出语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。
这首诗采用了画龙点睛的写法。前三句虽然是以情取景,但若没有末一句的点题,很难领会景中之情,也不可能表现全诗所要抒写的感情,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谁。最后一句响起思妇情浓意深的一片心声,才揭开了全诗的主旨:原来诗人在《秋夜曲》中所要弹奏的是思妇心上的那根悠思绵绵的情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