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势真无利,多情岂自由。

出自 李商隐 的《 即目
地宽楼已迥,人更迥于楼。 细意经春物,伤酲属暮愁。 望赊殊易断,恨久欲难收。 大埶真无利,多情岂自由。 空园兼树废,败港拥花流。 书去青枫驿,鸿归杜若洲。 单栖应分定,辞疾索谁忧。 更替林鸦恨,惊频去不休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即目:眼前所见。
  • (jiǒng):远。
  • 细意:细心,细致的心思。
  • :经历,观察。
  • 春物:春天的景物。
  • 伤酲(chéng):因酒醉而感到的悲伤。
  • 暮愁:傍晚时的忧愁。
  • 望赊:远望。
  • :非常,很。
  • :中断,断绝。
  • 恨久:长时间的怨恨。
  • 欲难收:难以收回,难以平息。
  • 大埶(shì):大势,大局。
  • 无利:无益,不利。
  • 多情:情感丰富,多愁善感。
  • 岂自由:怎能自由。
  • 空园:荒废的园子。
  • 兼树废:连同树木一起荒废。
  • 败港:破败的港口。
  • 拥花流:花朵簇拥着流水。
  • 青枫驿:地名,驿站名。
  • 杜若洲:地名,洲名。
  • 单栖:孤独地栖息。
  • 应分定:应该是命中注定的。
  • 辞疾:因病辞去职务。
  • 索谁忧:寻求谁的忧虑。
  • 更替:交替,轮换。
  • 林鸦恨:树林中的乌鸦的怨恨。
  • 惊频:频繁地惊动。
  • 去不休:不停地离去。

翻译

地势宽阔,楼阁已显得遥远,而人的心境比楼阁更加遥远。 细心观察春天的景物,酒醉后的悲伤在傍晚时分更加浓烈。 远望的视线很容易被切断,长时间的怨恨难以平息。 大局确实不利,多情的人怎能自由。 荒废的园子连同树木一起荒废,破败的港口花朵簇拥着流水。 书信寄往青枫驿,鸿雁飞往杜若洲。 孤独地栖息应该是命中注定的,因病辞去职务,寻求谁的忧虑。 交替的是树林中乌鸦的怨恨,频繁地惊动,不停地离去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,通过对比地势的宽阔与楼阁的遥远,以及人的心境更加遥远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远离尘嚣的情感。诗中“细意经春物,伤酲属暮愁”一句,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细心观察,又透露出酒醉后的悲伤和傍晚时分的忧愁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多舛的感慨,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。

李商隐

李商隐

李商隐,著名诗人。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 ► 60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