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故相推、日生不滞

出自 王夫之 的《 尚书引义·太甲二
形之恶也,倏而赘疣生焉;形之善也,俄而肌肤荣焉;非必初生之有成形也。气之恶也,倏而疢(chèn)疾生焉;气质善也,俄而荣卫畅焉;非必初生之有成气也。……形气者,亦受于天者也,非人之能自有也,而新故相推、日生不滞如斯矣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辩证篇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倏(shū):极快地,忽然。
  • 赘疣(zhuì yóu):指皮肤上长的肉瘤,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。
  • 俄而:不久,一会儿。
  • 肌肤荣:皮肤滋润有光泽。
  • 疢(chèn)疾:疾病。
  • 荣卫:中医学名词,泛指气血和身体的防卫、免疫功能。

翻译

人的身体如果存在不良状况,很快就会生出赘疣;人的身体如果良好,不久后皮肤就会滋润有光泽;并非人在初生时就有固定不变的形态。人的气如果不好,很快就会产生疾病;人的气质如果良好,不久后气血和身体的防卫功能就会通畅;并非人在初生时就有固定不变的气。……人的身体和气质,也是从上天那里接受而来的,并非是人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,而新旧相互推移、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就是这样的。

赏析

这段文字阐述了人的身体和气质并非一成不变,而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的观点。作者通过描述身体的恶与善所带来的不同结果,以及气的恶与善对健康的影响,强调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。文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,如“形之恶”与“形之善”、“气之恶”与“气之善”的对比,突出了变化的差异性。同时,也表达了一种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认识,即新故相推、日生不滞,体现了一种动态的、发展的思维方式。

王夫之

王夫之

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,中年一度改名壶,字而农,号姜斋、夕堂、一瓢道人、双髻外史。明崇祯十五年举人。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。旋归居衡阳石船山。永历政权覆灭后,曾匿居瑶人山区,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,闭门著书。自署船山病叟,学者称船山先生。吴三桂反清兵起,夫之又逃入深山。终其身不剃发。治学范围极广,于经、史、诸子、天文、历法、文学无所不通,有《正蒙注》、《黄书》、《噩梦》、《读通鉴论》、《姜斋诗话》等。《船山遗书》至道光间始刻,同治间始有全书,后又有增收,至三百五十八卷。 ► 153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