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,非淫与鄙之病,而游词之病也。
“昔为倡家女,今为荡子妇。荡子行不归,空床难独守。”“何不策高足,先据要路津?无为久贫贱,轗轲长苦辛。”可谓淫鄙之尤。然无视为淫词、鄙词者,以其真也。五代、北宋之大词人亦然。非无淫词,读之者但觉其亲切动人。非无鄙词,但觉其精力弥满。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,非淫与鄙之病,而游词之病也。“岂不尔思,室是远而。”而子曰:“未之思也,夫何远之有?”恶其游也。
拼音
所属合集
译文
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昔为倡家女,今为荡子妇。荡子行不归,空床难独守”、“何不策高足,先据要路津?无为久贫贱,感轲长苦辛”,这两首诗可以说是淫荡卑鄙到极点了。但没有人把它们当作淫词和鄙词来读,因为它们表达的是真情感。五代、北宋的大词人也是这样的。并不是没有淫词,读后反而觉得亲切动人;也并不是没有鄙词,读后反而觉得精气弥漫。由此可知淫词与鄙词真正的弊病,不在于淫荡和卑鄙,而是由言不由衷、虚情假意的“游词”所造成的。在《论语.子罕》中,有一句古诗说:“难道我不思念你吗?是因为你居住得太远了”,孔子反驳说:“这是没有真正思念呀,如果真的思念了,那还有什么遥远不遥远的呢?”孔子也是厌恶那虚假的游词的。
注释
【古诗十九首】第二:"青青河畔草,郁郁园中柳。盈盈楼上女,皎皎当窗牖。娥娥红粉妆,纤纤出素手。昔为倡家女,今为荡子妇。荡子行不归,空床难独守。"
【古诗十九首】第四:"今日良宴会,欢乐难具陈。弹筝奋逸响,新声妙入神。令德唱高言,识曲听其真。齐心同所愿,含意俱未申。人生寄一世,奄忽若飙尘。何不策高足,先据要路津?无为守穷贱,轗轲长苦辛。"
金应圭《词选》后序:"规模物类,依托歌舞。哀乐不衷其性,虑欢无与乎情。连章累篇,义不出乎花鸟。感物指事,理不外乎酬应。虽既雅而不艳,斯有句而无章。是谓游词。"
《论语·子罕》:"唐棣之华,偏其反而。岂不尔思,室是远而。子曰:未之思也,夫何远之有?"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倡家女:以歌舞为业的女子。倡,读 chàng。
- 荡子:指长期远游不归的人。
- 轗轲(kǎn kě):困顿,不得志。
- 游词:华而不实的词。
翻译
“从前是歌舞伎女,如今成了游子的妻子。游子远行不归来,空床难以独自守着。”“为什么不鞭策骏马,抢先占据重要的路口渡口?不要长久地处于贫贱中,困顿失意长久地痛苦艰辛。”可以说是极其淫逸卑鄙。然而不被看做是淫词、鄙词,是因为它们真实。五代、北宋的大词人也是这样。不是没有淫词,读它们的人只觉得它们亲切动人。不是没有鄙词,但觉得它们精力充沛。可以知道淫词与鄙词的弊病,不是淫逸和卑鄙的弊病,而是游词的弊病。“难道不思念你,只是家离得太远。”而孔子说:“是没有真的思念啊,要是真思念又怎么会觉得远呢?”是厌恶那华而不实。
赏析
这段文字主要探讨了对于诗词中所谓“淫词”“鄙词”的看法。通过举例表明一些看似淫鄙的词句,因其情感真挚真实,并不会让人觉得纯粹是淫邪或卑鄙之词。反而五代、北宋的一些大词人的作品,即便包含一些这样的元素,也因其真实而动人或有生命力。作者强调淫词鄙词的问题根源并非淫逸和卑鄙本身,而是华而不实,缺乏真诚的“游词”才是大问题。同时引用孔子的言论来进一步说明对不真诚的厌恶。这体现了王国维对于诗词艺术中情感真实和诚恳的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