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

淳于髡曰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与?” 孟子曰:“礼也。” 曰:“嫂溺则援之以手乎?” 曰:“嫂溺不援,是豺狼也。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” 曰:“今天下溺矣,夫子之不援,何也?” 曰:“天下溺,援之以道;嫂溺,援之以手。子欲手援天下乎?”
拼音

所属合集

#孟子

译文

淳于髡说:“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,这是礼制吗?” 孟子说:“是礼制。” 淳于髡说:“嫂嫂掉到水里,用手拉她吗?” 孟子说:“嫂嫂掉到水里而不拉她,是豺狼。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,是礼制。嫂嫂掉到水里,用手拉她,是变通的办法。” 淳于髡说:“当今天下都掉到水里了,先生不拉一把,为什么?” 孟子说:“天下掉到水里,要用道来救援。嫂嫂掉到水里,是用手去救援。你想用手来救援天下吗?”

注释

淳于髡(kūn):姓淳于,名髡,齐人。曾在齐威王、齐宣王和梁惠王的朝廷做官。 权:变通。

赏析

本章论凡事有经有权,可与第十三卷第二十六章合读。 淳于髡与孟子的论辩很有意思。淳于髡的本意,是劝孟子出手救天下,但他没有直接说,而是用类比方法,设计了一个“陷阱”,引孟子上钩。孟子果然上了钩,但他用刻意把本体(救天下)与喻体(救嫂子)分开的办法为自己解了围:天下人都掉到水里了,要用“道”(仁政)去救援;嫂子掉到水里去了,用手去救援。 孟子的权变思想含有辩证法的因素,遇特殊的情况要权衡利弊而明乎变通,以免失之偏颇。 “言天下溺,惟道可以救之,非若嫂溺可手援也。今子欲援天下,乃欲使我枉道求合,则先失其所以援之之具矣。是欲使我以手援天下乎?此章言直己守道,所以济时;枉道殉人,徒为失己。”

孟子

孟子,名轲,或字子舆,华夏族(汉族),邹(今山东邹城市)人。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。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与孔子并称“孔孟”。后世追封孟子为“亚圣公”,尊称为“亚圣”,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《孟子》一书,属语录体散文集,是孟子的言论汇编,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。 ► 27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