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;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
孟子曰:“天下大悦而将归己,视天下悦而归己,犹草芥也,惟舜为然。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;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,瞽瞍厎豫而天下化,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,此之谓大孝。”
拼音
所属合集
译文
孟子说:“天下人都很高兴地来归附自己,把天下人都高兴归附(这件事),看得像草芥一样,只有舜能做到。不能得父母的欢心,不可以做人。不顺从父母,不可以做孩子。舜尽心尽力侍奉父亲而瞽瞍终于高兴,瞽瞍终于高兴而天下的风俗为之潜移默化,瞽瞍终于高兴而天下做父亲、做儿子的伦常也由此确定,这叫做大孝。”
注释
草芥:像草和芥一样不足珍惜,比喻轻贱。
瞽(gǔ)瞍(sǒu):舜的父亲。厎(zhī)豫:得以快乐。厎,致。豫,安乐,安逸。
赏析
本章论父子伦常对治天下的重大意义。
在孟子看来,舜能当圣君,是从当孝子开始的。或者说,孝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。
中国很多帝王都以孝为治国之本,因为这种思想深入人心能够维护社会稳定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瞽瞍(gǔ sǒu):舜的父亲。
- 厎(zhǐ)豫:得以快乐。
翻译
孟子说:“天下的人都非常高兴地要来归附自己,但是把天下人高兴地归附自己,看得如同草芥一般,只有舜能做到这样。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,不可以做人;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,不能做子女。舜尽力侍奉父母,使他的父亲瞽瞍变得快乐。瞽瞍变得快乐了,天下的风俗也就随之改变;瞽瞍变得快乐了,天下做父亲、做子女的道理也就确定了,这就叫做大孝。”
赏析
这段话体现了孟子对于孝道的重视。孟子认为,舜具有极高的品德和孝道,他不把天下人的归附看得过重,而是专心尽侍奉父母之道,使父亲瞽瞍得到快乐。这种孝道的力量是巨大的,它不仅能感化瞽瞍,还能影响整个天下的风俗,确定父子之间的关系准则。孟子通过舜的例子,强调了孝道在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,认为真正的大孝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,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