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心莫善于寡欲。

孟子曰:“养心莫善于寡欲。其为人也寡欲,虽有不存焉者,寡矣;其为人也多欲,虽有存焉者,寡矣。”
拼音

所属合集

#孟子

译文

孟子说:“修养心性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办法。他的为人如果欲望少,即使善性有所缺失,也不会失去很多;他的为人如果欲望很多,那么即使善性有所保存,保留的也不会很多。”

注释

不存、存:文中指善性的缺失或保留。

赏析

本章论人之修养要清心寡欲。 孟子认为,人生来就有仁义之心,如善于修身养性,少一些对爵禄美色之类的欲望,纵使仁义之心有所减少,那也一定损失得很少。如果一个人有很多的贪欲,纵使他的仁义之心还有所保留,那也一定不多了。所以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欲望,寡欲清心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寡欲:减少欲望。

翻译

孟子说:“修养内心的方法,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。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,那么即使善性有所缺失,那也是很少的;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,那么即使善性有所保存,那也是很少的。”

赏析

这段话强调了寡欲对于养心和保持善性的重要性。欲望过多可能会使人迷失本心,被物欲所左右,而减少欲望则有利于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本真的善。这体现了一种对适度欲望、追求精神内在修养的倡导,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意义。它提醒人们要懂得克制欲望,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善良品质的培养。

孟子

孟子,名轲,或字子舆,华夏族(汉族),邹(今山东邹城市)人。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。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与孔子并称“孔孟”。后世追封孟子为“亚圣公”,尊称为“亚圣”,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《孟子》一书,属语录体散文集,是孟子的言论汇编,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。 ► 27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