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共道文人笔,最是文人不自由。

出自 陈寅恪 的《 阅报戏作二绝
弦箭文章苦未休,权门奔走喘吴牛。 自由共道文人笔,最是文人不自由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弦箭:弓弦和箭。这里比喻紧张、匆忙。
  • 权门:权贵豪门。
  • 吴牛:指江淮间水牛。水牛怕热,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,就喘起气来。比喻因疑心而害怕。

翻译

写文章就像拉紧的弓弦上的箭一样辛苦没有停歇的时候,在权贵豪门间奔走就像喘着气的吴牛那样疲惫。大家都说文人握着自由的笔杆,但最是文人没有自由自在啊。

赏析

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文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困境和无奈。用“弦箭文章”形象地表现出写文章的紧张和劳碌,而“权门奔走喘吴牛”更是直白地描述了文人在权贵间周旋的疲惫和艰难。最后两句则充满了自嘲和感慨,表面上人们认为文人有自由的笔,却道出了实际上文人也深受各种束缚和限制,没有真正的自由。诗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,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。

陈寅恪

陈寅恪

陈寅恪,字鹤寿,江西修水人。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、古典文学研究家、语言学家、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,与叶企孙、潘光旦、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,与吕思勉、陈垣、钱穆并称为“前辈史学四大家” 。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、广西大学、燕京大学、中山大学等。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“清末四公子”之一、著名诗人。祖父陈宝箴,曾任湖南巡抚。夫人唐筼,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。因其身出名门,而又学识过人,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“公子的公子,教授之教授”。 著有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《元白诗笺证稿》《金明馆丛稿》《柳如是别传》《寒柳堂记梦》等。 ► 3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