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旗映疏勒,云阵上祁连。

出自 南北朝徐陵 的《 关山月二首
【其一】 关山三五月,客子忆秦川。 思妇高楼上,当窗应未眠。 星旗映疏勒,云阵上祁连。 战气今如此,从军复几年。 【其二】 月出柳城东,微云掩复通。 苍茫萦白晕,萧瑟带长风。 羌兵烧上郡,胡骑猎云中。 将军拥节起,战士夜鸣弓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关山:边境要塞之地,指山川关隘。
  • 客子:离家在外的人。
  • 秦川:古地区名,泛指今陕西、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。
  • 疏勒:古西域城国名。
  • 祁连:山名。
  • 羌兵:古代的羌族军队。羌,(qiāng)。
  • 胡骑:胡人的骑兵。

翻译

【其一】在关山看到那十五的月亮,客居他乡的游子思念起秦川。思念丈夫的妇人在高楼上,对着窗户应该还没有入眠。战旗映照在疏勒,云层像军阵般涌上祁连山。如今战争的气氛是这样,从军又要多少年呢。 【其二】月亮从柳城东边升起,微薄的云朵时遮时通。一片苍茫萦绕着白色的光晕,萧瑟声中带着长风。羌族的军队焚烧上郡,胡人的骑兵在云中狩猎。将军持节而起,战士们在夜里拉起了弓弦。

赏析

这两首诗意境宏大而深沉。第一首诗通过关山明月勾起客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,通过想象思妇的未眠体现离别之苦,同时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景象,在思家与战争的背景交织中,流露出对战争长久的无奈和感慨。第二首诗的景色描写富有意境,如“月出柳城东,微云掩复通”描绘出朦胧之美,而后写了边地的战争局势紧张,突出了战争氛围的凝重,最后“将军拥节起,战士夜鸣弓”展示了军队的应变和警惕状态。整体上,诗歌既展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,又反映了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和情感。

徐陵

徐陵

南朝陈东海郯人,字孝穆。徐摘子。八岁能文,及长,博涉史籍,初仕梁为通直散骑常侍。梁武帝太清二年,使魏,值侯景之乱,七年不得归。后归陈,累迁御史中丞。勇于弹劾权要,官至太子少傅。其诗歌骈文辞藻绮丽,与庾信齐名。世称徐庾体。有《徐孝穆集》、《玉台新咏》。 ► 3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