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堂旧日逢迎。花艳参差,香雾飘零。

出自 周邦彦 的《 庆春宫 · 越调
云接平冈,山围寒野,路回渐转孤城。衰柳啼鸦,惊风驱雁,动人一片秋声。倦途休驾,淡烟里,微茫见星。尘埃憔悴,生怕黄昏,离思牵萦。 华堂旧日逢迎。花艳参差,香雾飘零。弦管当头,偏怜娇凤,夜深簧暖笙清。眼波传意,恨密约,匆匆未成。许多烦恼,只为当时,一饷留情。
拼音

此词描写游子行旅别离之情,上阕就旅途即景生情,着意措摹;下阕就离思极力追忆,驰骋想象。 「云接平岗,山围寒野」,路回渐转孤城写游子在愁云笼罩的阴寒天,跨过山冈,越过原野,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,经过漫长的旅途,总算在偏僻的荒原上看到一座孤城。「渐」字有韵味,表示原野广阔、路途遥远曲折,又能透露行人旅客那焦灼期待的心情。「衰柳啼鸦,惊风驱雁」,两句通过乌鸦和鸿雁的啼声,极力描摹秋季原野上的肃杀气氛。「惊风驱雁」四字,最见精彩。用「惊」字形容秋风,除了说它猛烈之外,还能使人觉得节序变换之迅速,从而产生一种仓皇无措之感;说鸿雁是被秋风驱赶而南飞,还有比喻人生道路上的为世事所驱遣而不由自主的意思。「动人一片秋声」,「动人」二字并不突兀,因为它只不过是把上文写景之中所含的抒情成分点明罢了。「秋声」,当然是指鸦啼、雁唳和风吹的声音,但与「一片」相连接,则是为了与开头所描写的广漠原野相照应。由于环境寂静,声音便传得远;又由于有一些单调的声音,而周围的环境却会显得更加寂静。 以上几句,景中寓情,传达出深沉蕴藉的悲秋之意。 以下转入叙事,写作者精疲力竭时,在沉沉暮霭中抬头远望,透过薄薄的云雾,看到空中的点点星光。天地间行走,江湖上飘零,作者风尘仆仆,憔瘁不堪,一到黄昏,离愁别恨愈加浓重。这几句,写得波澜起伏,情深意切。 下阕写回忆中的往事,借助于对夕日一段恋情的描写,缠绵宛转地表达作者的离情别绪。首句点明作者曾在歌舞欢宴之地有过一段难忘的艳遇。「花艳参差,香雾飘零」八字,极写美女之姿,令人眼花心醉。「花艳」,喻指女郎的美貌。「香雾」是美人香气,「雾」言其浓若可见,又飘荡弥漫无所不至。 以下几句是说在众多乐伎中有词人独爱的一位吹笙美人。「娇凤」言其小,又言其美,同时又兼指她演奏出来的那悠扬动人的、如同凤鸣一般的笙乐。「夜深簧暖笙清」一句,写美人渲奏的乐声之清越。「眼波传意」,写美人与作者心有灵犀,眉目传情。恨密约、匆匆未成」,写一段美好恋情的迅速破灭。「许多烦恼,只为当时,一饷留情。」这一结尾,表达了作者离愁别绪之深重。 词中以追忆的方式,表现萌发于作者与歌女之间的爱情,读来柔肠百转,令人感慨。作者写歌女的姿容与乐声,形声兼备,丰满鲜活,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休驾:停止车驾,指停车休息。
  • 微茫:隐约,模糊不清。
  • 离思:离别的思绪。
  • 逢迎:指交往接待。
  • 参差(cēn cī):不齐的样子,这里指花朵高低错落。
  • 娇凤:原指鹦鹉,这里用来形容歌女。
  • 一饷(shǎng):片刻,一会儿。

翻译

白云连接着平旷的山冈,山峦围绕着寒冷的旷野,道路回转渐渐通向一座孤城。衰败的柳树上传来乌鸦的啼叫,迅疾的风驱赶着大雁,触动人心,一片秋天的声响。旅途疲倦,停下马车休息,在淡淡的烟雾中,隐约能看见星辰。身心疲惫容颜憔悴,害怕黄昏来临,离别的思绪萦绕心头。 华丽的堂屋中往日有过欢聚和迎接。鲜花艳丽,高低错落,香气如雾般飘散。弦乐管乐在面前演奏,尤其喜爱那美丽的歌女,深夜里簧片温暖,笙声清幽。眼神传递情意,遗憾那秘密的约会,匆匆之间未能实现。许多的烦恼,只是因为当时那片刻的动情。

赏析

这首词上阕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景色,烘托出一种凄凉、萧瑟的氛围,表现了词人旅途的疲惫和对黄昏的畏惧,以及内心深处被离思所困扰的情感。下阕回忆往昔在华堂中的欢乐时光,尤其是与歌女之间的情感纠葛,花的艳丽、香雾的飘零、优美的音乐,都增添了浪漫的氛围,但最终因未能实现密约而带来诸多烦恼。整首词情景交融,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,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词人复杂的情感,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,又有对现实离别的痛苦和遗憾。

周邦彦

周邦彦

周邦彦,北宋词人。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。官历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,但相当喜欢读书,宋神宗时,写《汴都赋》赞扬新法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(最高音乐机关)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,语言曲丽精雅,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“正宗”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或“词中老杜”。有《清真居士集》,已佚,今存《片玉集》。 ► 24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