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雄河岳,疆分韩晋,潼关高压秦头。
注释
序
注释
- 河岳:黄河与山岳。
- 韩晋:战国时期的韩国和晋国地域。这里指此地曾是韩、晋故地,形容地域历史悠久 。
- 秦头:潼关以西是古秦地,“秦头”指潼关地势高于秦地 ,居其要害。
- 虎旆(pèi):绘有虎纹的军旗。
- 貔貅(pí xiū):传说中的猛兽,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。
- 阵云:战阵上的云气,象征战阵气势。
- 千雉(zhì):雉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。“千雉”形容城墙高大宽广 。
- 儒冠:借指书生,读书人。
- 兜鍪(móu):头盔,这里指武将、战士。
- 六郡:指汉代陇西、天水、安定、北地、上郡、西河六郡,此地多勇敢尚武之人。
- 三关:泛指北方险要的关隘,这里或许指宋与西夏对峙的一些重要关隘。
- 岳莲楼:可能是指华山上的楼阁,华山莲花峰秀丽壮观,岳莲楼与之相关。
- 羯鼓:一种少数民族打击乐器 。
- 《凉州》:曲调名,常有慷慨悲凉之意。
翻译
这一片大地雄伟壮丽,有黄河奔腾,山岳横亘。这里曾是韩、晋分疆之地,潼关地势险要,踞于秦地之上,威慑三秦。山峦倚靠着天边断裂的云霞,江水澎湃,似要吞没陡峭的绝壁,荒野间的烟雾如丝带一般萦绕着那遥远的水乡泽国。战旗飘扬,带领着如貔貅般勇猛的军队。看那战场上的阵云截断河岸,秋霜般肃杀的气势弥漫开来。高大坚固的城墙环绕着城市,五更天的时候,残月如钩,号角声在城中回荡。
清晨的西风轻轻钻进貂裘之中。只怨恨这读书人的帽子耽误了我大好前程,空有抱负却难以施展,此时真羡慕那些身披盔甲的武将。想到六郡那些年少的勇士,三关坚守的老将,他们奋勇征战,刚刚收复了贺兰一带燃起烽火的失地。天边那华山上岳莲楼巍峨耸立。天空中几行大雁排成字,仿佛在指引着凯旋之舟回归。此时正好可以用赏得的黄金去换美酒,敲响羯鼓,沉醉在这豪迈的《凉州》曲中。
赏析
这首词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战争与凯旋画卷。上阕着重描绘地域的雄浑壮阔以及军队的威严气势。开篇“地雄河岳 ,疆分韩晋,潼关高压秦头”,气势磅礴地展现出此地的历史厚重感与军事要冲地位。“山倚断霞,江吞绝壁,野烟萦带沧洲”,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出山河壮丽与荒野的苍茫,动静结合,画面感极强。“虎旆拥貔貅。看阵云截岸,霜气横秋”,直接描绘出军队的威严和战争的肃杀氛围。“千雉严城,五更残角月如钩”则给人一种凝重又略带孤寂的感觉,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紧张局势。
下阕笔锋一转,融入个人内心感慨。“西风晓入貂裘。恨儒冠误我,却羡兜鍪”,直白地抒发了词人既渴望建功立业,又因自己一介书生身份而无奈的矛盾心理。“六郡少年,三关老将,贺兰烽火新收”,展现出边疆战士们英勇奋战、收复失地的豪情壮举 ,借他人的功业,映衬出自己的壮志难酬。“天外岳莲楼。挂几行雁字,指引归舟”,此景壮美又带着归乡的温情,情景交融。最后“正好黄金换酒,羯鼓醉《凉州》”则将情感推向高潮,充满了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的喜悦之情,同时也暗示出对边塞生活的深深眷恋。整首词雄浑壮阔与细腻情感并存,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