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断红尘三十里,白云红叶共悠悠。

清溪流过碧山头,空水澄鲜一色秋。 隔断红尘三十里,白云黄叶共悠悠。
拼音

注释

据《朱文公集》,这首诗为朱熹所作。《千家诗》将作者误题为程颢,当改正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碧山 碧绿的山峰。
  • 空水 天空和溪水。 空(kōng)
  • 澄鲜 清澈鲜明。
  • 红尘 这里指人世间的繁杂琐事。古人把繁华热闹的地方称作红尘。
  • 悠悠 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。

翻译

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,经过那碧绿的山头,天空和溪水都清澈澄净,呈现出一片秋色的美好。这里仿佛与尘世相隔断绝,远离了人间的喧嚣繁杂。白云自在飘荡,黄叶悠悠飘落,它们都显得那么闲适惬意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美的山间秋景图。开篇“清溪流过碧山头”,短短七个字就勾勒出溪水潺潺、群山碧绿的画面,给人以清新欢快之感。“空水澄鲜一色秋”进一步渲染,天空与溪水澄澈透亮,融为一体,点明了这清幽之景是秋日独有的色调。 “隔断红尘三十里”将尘世的纷扰与眼前纯净的山林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此地的宁静脱俗,好似远离人间烟火,让人心灵都受到涤荡。最后“白云黄叶共悠悠”是诗中最具意境的一笔,悠悠飘荡的白云和飘落的黄叶,都充满着一种悠然自在、与世无争的韵味,营造出一种空灵、寂静、闲适的意境,让置身现代繁忙都市的读者也能从诗中寻得片刻心灵的栖息之所,感受到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埃、恬淡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。

朱熹

朱熹

朱熹,字元晦、一字仲晦,号晦庵、晦翁、考亭先生、云谷老人、沧洲病叟、逆翁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。19岁进士及第,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,仕至宝文阁待制。为政期间,申敕令、惩奸吏、治绩显赫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 ► 147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