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得壮士挽天河,净洗甲兵长不用。
注释
- 洗兵马:指清洗战马,准备战斗。
- 中兴:指国家复兴。
- 山东:指华山以东的地区。
- 捷书:指胜利的消息。
- 清昼:白天。
- 河广:指黄河。
- 一苇过:比喻轻易渡过。
- 胡危:指敌人的危险。
- 破竹:比喻形势顺利,不可阻挡。
- 祗残:只剩下。
- 邺城:地名,今河北临漳县西。
- 独任:单独承担。
- 朔方:指北方。
- 汗血马:指良马。
- 回纥:古代北方民族。
- 喂肉:指宴请。
- 葡萄宫:指宴会场所。
- 海岱:指大海和高山。
- 仙仗:指皇帝的仪仗。
- 崆峒:山名,在今甘肃省。
- 关山月:指边塞的月亮。
- 万国:指各国。
- 草木风:指战争的残酷。
- 成王:指成功的人。
- 心转小:指心思变得细腻。
- 郭相:指有才能的辅佐者。
- 司徒:官名。
- 清鉴:明察。
- 悬明镜:比喻明察秋毫。
- 尚书:官名。
- 气与秋天杳:指气质高远。
- 整顿乾坤:指整顿国家秩序。
- 济时了:指解决时局问题。
- 忆鲈鱼:指思念家乡。
- 安巢鸟:指安居乐业。
- 青春:指年轻力壮的时期。
- 冠冕:指官员的帽子。
- 紫禁:指皇宫。
- 烟花绕:指繁华景象。
- 鹤禁:指皇宫的禁地。
- 凤辇:指皇帝的车驾。
- 鸡鸣问寝:指皇帝早起处理政务。
- 龙楼:指皇帝的居所。
- 攀龙附凤:指依附权贵。
- 侯王:指贵族。
- 蒙帝力:指受到皇帝的恩惠。
- 萧丞相:指有才能的辅佐者。
- 张子房:指有才能的辅佐者。
- 江海客:指游历四方的人。
- 身长九尺:指身材高大。
- 须眉苍:指面容苍老。
- 徵起:指被征召。
- 风云会:指时机的巧合。
- 扶颠:指扶持国家。
- 筹策良:指策略高明。
- 青袍白马:指官员的服饰。
- 后汉今周:指历史上的朝代。
- 喜再昌:指国家再次繁荣。
- 寸地尺天:指天下各地。
- 入贡:指向朝廷进贡。
- 奇祥异瑞:指吉祥的征兆。
- 白环:指珍贵的礼物。
- 银瓮:指珍贵的礼物。
- 紫芝曲:指隐士的歌曲。
- 河清颂:指赞颂国家清平的诗歌。
- 田家:指农民。
- 望望:指急切地盼望。
- 雨乾:指干旱。
- 布谷:指布谷鸟,春天的象征。
- 催春种:指催促春耕。
- 淇上健儿:指勇士。
- 城南思妇:指思念丈夫的妇女。
- 愁多梦:指忧愁多梦。
- 挽天河:指控制天河。
- 净洗甲兵:指彻底结束战争。
翻译
国家复兴的将领们正在收复山东,胜利的消息每天都在白天传来。黄河虽宽,但听说一苇就能轻易渡过,敌人的危险命运就像破竹一样不可阻挡。只剩下邺城不久就能攻克,单独承担北方的任务将带来无限功绩。京城的骑兵都骑着汗血宝马,回纥人在葡萄宫宴请。已经高兴地看到皇帝的威严清除了大海和高山,常常想起皇帝的仪仗经过崆峒山。三年来,边塞的月亮下,各国的战争像草木一样随风而起。成功的人心思变得更加细腻,有才能的辅佐者谋略深邃,古来少有。司徒明察秋毫,尚书的气质高远如秋天的天空。几位豪杰应时而出,整顿国家秩序,解决了时局问题。东去的人不再思念家乡的鲈鱼,南飞的人找到了安居的鸟巢。青春随着官员的帽子进入,皇宫正适合繁华的烟花环绕。皇宫的禁地通宵达旦,皇帝的车驾准备就绪,鸡鸣时皇帝已在龙楼处理政务。依附权贵的势力不可阻挡,天下都变成了贵族的领地。你们怎能知道这是受到皇帝的恩惠,时机到来时不能夸耀自己的强大。关中已有萧丞相,幕下又用张子房。张公一生游历四方,身材高大,面容苍老。被征召时恰逢时机的巧合,扶持国家才知道策略的高明。青袍白马的官员还有什么,后汉和今周都高兴地看到国家再次繁荣。天下各地都向朝廷进贡,吉祥的征兆争相送来。不知哪个国家送来了白环,又从各山得到了银瓮。隐士不再歌唱紫芝曲,词人懂得撰写赞颂国家清平的诗歌。农民急切地盼望雨水,布谷鸟处处催促春耕。淇上的勇士们不要懒惰,城南的思妇们忧愁多梦。如何能得到壮士来控制天河,彻底结束战争,让甲兵永远不再使用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唐朝中兴时期的盛况,通过对战争、政治、社会的多方面描写,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期待。诗中,杜甫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喜悦和对和平的渴望。他通过对将领、官员、隐士、农民等不同角色的刻画,展现了社会的多元面貌。诗的结尾,杜甫提出了对和平的深切向往,希望战争能够结束,甲兵能够永远不再使用,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和平的无限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