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下分流水声中,有当日、凭高泪。

出自 晏几道 的《 留春令
画屏天畔,梦回依约,十洲云水。手捻红笺寄人书,写无限、伤春事。 别浦高楼曾漫倚,对江南千里。楼下分流水声中,有当日、凭高泪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宋词三百首

译文

从梦中刚刚醒来,隐约恍惚。画面上面的十洲云水,宛如罩着迷雾,就象在天边。我坐起来展开红色的信笺,给我的心上人写情书。我只有把所有伤心的心情,告诉你。在我们作别的那河边的高楼上,我曾多次去老地方徘徊,面对江南的千里山水,我更加凄楚。楼下分流的水声之中,就有我当日凭栏时流下的思念的相思泪珠,我如何消愁。

注释

依约:依稀,隐约。 十洲:道教所传在海中十处仙境。 捻:拈取。 别浦:送别的水边。 分流水:以水的分流喻人的离别。古乐府《白头吟》:“蹀躞御沟上,沟水东西流。” 凭高泪:化用冯延已《三台令》:“流水,流水,中有伤心双泪。”

此词写与意中人别后的怀思,落笔便出奇想:画屏中的风景,仿佛远在天边;残梦初回,依稀见那十洲的行云流水。我手执着红笺,那是准备寄给她的书信,上边写有无限的伤春心事。下片写往事的回忆:我也曾无聊地独倚高楼,正是两人分别的地方,面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之地。“楼下”两句追忆当日离别情景;在别浦江水分流之地,当日登高目送情人时曾有泪滴洒入水中,而今呢?听到分流水声,又蓦然想起当日凭高落泪情景。词人以“当日”两字沟通今昔,形成情感的回旋复荡的韵致。

赏析

起首三句,想象奇特而瑰丽,落笔颇为不俗:近在咫尺的屏风,在迷离中居然看成像天般遥远。一实一虚,一近一远,通过这强烈的对比,表达了对情人远别的怀思。“十洲”,是仙人所居、人迹罕至之地。托名为汉东方朔撰的《十洲记》载,在八方大海中,有祖洲、瀛洲、玄洲、炎洲、长洲、元洲、流洲、生洲、凤麟洲、聚窟洲。词中例以美人为仙,美人所居为仙境,暗指所思念的人的居处。十洲是仙灵境界,凡人无法到达,只有在梦中才能前往。梦醒后,看到屏风上画着的山山水水,犹疑是梦中所历,更写出梦境的虚幻和醒后的怅惘,真是妙有远神,令人掩抑低徊不已。歇拍两句写美人手执着写有无限伤春心事的红笺准备寄给情人书信,此二句把寄人的红笺与十洲的残梦联系起来,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,表现了词人苦恋的情怀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 下片是对往事的回忆,写抒情主人公曾无聊地独倚高楼——正在两人分别的水边,面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之地。这里所写的不是昔时相聚的欢娱,而是别后的思念,脱出词家惯常用的上下片对比的手法,感情便越觉沉厚。结拍两句,进一步写倚楼时的怀思。此处着意在“分流”二字。古乐府《白头吟》:“蝶躞御沟上,沟水东西流。”以水东西分流,喻人们一别之后不再相见。人倚高楼,念远之泪却滴向楼下分流的水中,将离愁别绪与怀人立情抒写得深婉曲折而又缠绵悱恻,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画屏天畔:画屏如同在天边一样遥远。画屏,有绘画的屏风;天畔,天边,指极为遥远的地方。
  • 梦回:从梦中醒来。
  • 十洲:古代传说中仙人所居的十处仙岛,这里极言所梦之地的遥远与虚幻。传说中的十洲为祖洲、瀛洲、玄洲、炎洲、长洲、元洲、流洲、生洲、凤麟洲、聚窟洲。
  • 手捻(niǎn):用手指搓或拿。
  • 红笺:红色的纸张,古代多用来题诗或写书信。
  • 别浦:送别的水边。浦,水滨。
  • 漫倚:随意倚靠。漫,随意。
  • 凭高:登高。凭,靠着,这里指靠着高处。

翻译

梦中那如画的屏风仿佛远在天边,醒来后还记得隐约梦境里十洲的缥缈云水。手中拿着红笺,想要给远方的人寄去书信,书写着数不尽的、因伤春引发的愁绪。 曾在送别的水滨,我独上高楼随意倚靠栏杆,面对着江南那辽阔的千里大地。楼下分流的潺潺水声之中,还仿佛留存着当日我登高凭栏时,为离别而洒落的行行泪水。

赏析

这首《留春令》是晏几道的经典作品。上阕开篇营造出一种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朦胧迷离氛围,“画屏天畔,梦回依约,十洲云水”,描绘出一个虚幻缥缈的梦境画面,为全词奠定了惆怅、感伤的基调。 “手捻红笺寄人书,写无限、伤春事”,词人从梦境回到现实,传达出因春伤怀又欲向远方之人倾诉的复杂情感。

下阕“别浦高楼曾漫倚,对江南千里”,点明曾在送别之地的高楼独自倚靠,面对千里江南,触景生情。“楼下分流水声中,有当日、凭高泪”,流水声响起,勾起过去登高伤心落泪的回忆,借景抒情,将往昔的离别之愁与如今故地重临的复杂心情,都融入这悠悠流水里。整首词情景交融,用词细腻,饱含着深情,体现出晏几道词作擅长以小见大、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,将离情别绪、伤春之感表达得极为深沉婉转,令人回味无穷 。

晏几道

晏几道

晏几道,字叔原,号小山,著名词人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南昌进贤县)人,晏殊第七子。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晚年家境中落。词风哀感缠绵、清壮顿挫。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,称晏殊为大晏,称晏几道为小晏。《雪浪斋日记》云:“晏叔原工小词,不愧六朝宫掖体。”《鹧鸪天》中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。”两句受人赞赏。 ► 26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