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师秦七,不师黄九,倚新声、玉田差近。

出自 朱彝尊 的《 解佩令 · 自题词集
十年磨剑,五陵结客,把平生、涕泪都飘尽。老去填词,一半是,空中传恨,几曾围,燕钗蝉鬓。 不师秦七,不师黄九,倚新声,玉田差近。落拓江湖,且分付,歌筵红粉。 料封侯,白头无分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十年磨剑:用十年时间磨砺宝剑,比喻多年刻苦钻研
  • 五陵结客五陵(wǔ líng),汉代长安城外五个皇帝陵墓所在地,那里当时是豪侠少年聚集的地方。“结客”意思是结交豪侠之士。
  • 燕钗蝉鬓燕钗,一种形状像燕子的发钗。蝉鬓(chán bìn),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,两鬓薄如蝉翼。这里指美女。
  • 秦七:指秦观,排行第七,北宋著名词人。
  • 黄九:指黄庭坚,排行第九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词人。
  • 玉田:指南宋词人张炎,字叔夏,号玉田。
  • 落拓形容潦倒失意(luò tuò)。

翻译

我耗费十年光阴刻苦磨砺,在五陵之地结交诸多豪侠之士,将这一生的悲愤涕泪都挥洒殆尽。如今年老了开始填词,所写内容一半是寄托心中难以言说的恨意,又哪里曾有过美女相伴的欢乐时光。 我作词不会去效仿秦观、黄庭坚的风格,依照新的词调创作,跟张炎的风格还算比较接近。一生潦倒失意流落江湖,姑且把词作交付给歌宴上的美女去吟唱。想来自己怕是到白头也没有封侯的缘分啊。

赏析

这首词是朱彝尊为自己词集所作的题词,饱含着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。开篇“十年磨剑,五陵结客”描绘出年轻时意气风发、渴望建功立业的形象,“把平生、涕泪都飘尽”又一转,道出经历世事沧桑后的悲愤无奈。“老去填词”几句,反映出岁月变迁,如今只能借填词抒发心中遗恨,往昔未曾有过美好的风月生活。词的下阕表明自己独特的作词风格,不师法秦七、黄九,独与张炎相近,也暗示了自己孤高不凡的个性。“落拓江湖”写尽一生漂泊失意,只能将情感寄于歌筵红粉之间。最后“料封侯,白头无分”一句,直接抒发年事已高却壮志未酬的遗憾,情感沉郁顿挫,格调苍凉。全词既有对往昔豪情的追忆,又有对当下落魄的感怀,展现出朱彝尊复杂的心境和深沉的情感 。

朱彝尊

朱彝尊

朱彝(yí)尊,清代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醧舫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浙江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(“南朱北王”);作词风格清丽,为“浙西词派”的创始人,与陈维崧并称“朱陈”;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著有《曝书亭集》80卷,《日下旧闻》42卷,《经义考》300卷;选《明诗综》100卷,《词综》36卷(汪森增补)。所辑成的《词综》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。 ► 237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