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晚来、烟浪迷离,见行客、特地瘦腰如舞。
有怅寒潮,无情残照,正是萧萧南浦。更吹起、霜条孤影,还记得、旧时飞絮。况晚来、烟浪斜阳,见行客、特地瘦腰如舞。总一种凄凉,十分憔悴,尚有燕台佳句。
春日酿成秋日雨。念畴昔风流,暗伤如许。纵饶有、绕堤画舸,冷落尽、水云犹故。忆从前、一点东风,几隔着重帘,眉儿愁苦。待约个梅魂,黄昏月淡,与伊深怜低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金明池:词牌名。
- 寒柳:寒冷季节的柳树。
- 柳如是:明末清初女诗人。
- 南浦:南面的水边,后常用称送别之地。
- 霜条:经霜的树枝。
- 飞絮:柳树种子上面像棉絮的白色绒毛,随风飞散。
- 燕台佳句:“燕台”原指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,用以招揽贤才,这里借指柳如是自己的诗作。
- 畴昔:往昔。
- 画舸(gě):装饰华美的游船。
翻译
心中怀着惆怅面对寒冷的潮水,无情的残阳,正是在那萧萧的南浦。又吹起了,那经霜的柳枝孤单的影子,还记得,以前那飘飞的柳絮。何况到了晚间,烟浪中映着斜阳,看到那过往行人,特地摆动那纤细的腰肢如起舞般。总是呈现出一种凄凉的景象,十分的憔悴,还好有像燕台那样的好诗句。 春日酿成了秋日的雨。思念往昔的风流,暗自悲伤成这般模样。纵使有,沿着堤岸的华丽游船,也都冷落尽了,水和云依然如旧。回忆从前,那一点点东风,几次隔着重重帘幕,让那眉毛也愁苦起来。等待约来梅花的精魂,在黄昏月色淡淡之时,和她深深怜惜地低声细语。
赏析
这首词是明末清初才女柳如是的作品,以寒柳为意象,寄托了她复杂的情感。词的上阕通过描绘寒柳在寒潮、残照、烟浪斜阳等背景下的萧索之态,营造出凄凉、憔悴的氛围,并点出自己尚有佳作。下阕由景入情,回忆往昔,感慨如今的冷落,表达内心的忧伤与愁苦。最后设想与梅魂在特定情境下的低语,更显哀怨婉约。整体语言优美,情景交融,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一腔愁绪和细腻情感。

柳如是
柳如是,女诗人,本名杨爱,字如是,又称河东君, 因读宋朝辛弃疾《贺新郎》中: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,故自号如是。与马湘兰、卞玉京、李香君、董小宛、顾横波、寇白门、陈圆圆同称“秦淮八艳”。后嫁有“学贯天人”“当代文章伯”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。
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,幼即聪慧好学,但由于家贫,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,妙龄时坠入章台,改名为柳隐,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。留下的作品主要有《湖上草》、《戊寅草》与《尺牍》。此外,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,徐天啸曾评价“其志操之高洁,其举动之慷慨,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,非真爱国者不能。”
► 22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