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秋杂咏

·
泗滨一片石,万古知音难。 野老无心击,西风过耳寒。 韵高泉并落,声冷叶先乾。 历历谁相委,蒲团夜正阑。
拼音分享图

所属合集
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泗滨:地名,今山东省泗水县一带。
  • 一片石:指泗水县境内的泗滨石,古代著名的石料。
  • 知音:指理解自己、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  • 野老:指乡野老人,泛指普通人。
  • 西风:秋风。
  • 过耳寒:形容西风带来的寒意。
  • 韵高:指声音或音乐的高雅。
  • 泉并落:泉水与声音一同落下,形容声音清脆。
  • 声冷:声音显得冷清。
  • 叶先乾:树叶先于其他事物枯萎。
  • 历历:清晰可数的样子。
  • 相委:相托,相寄。
  • 蒲团:用蒲草编织的圆形坐垫,常用于打坐或休息。
  • 夜正阑:夜已深。

翻译

泗滨的一块石头,万古以来知音难寻。 乡野老人无意间敲击,西风吹过耳边带来寒意。 声音高雅如泉水一同落下,声调冷清树叶先于其他事物枯萎。 清晰的声音谁能相托,蒲团上的夜晚已深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泗滨的一块石头,表达了知音难寻的感慨。诗中,“野老无心击”与“西风过耳寒”形成对比,突出了声音的孤寂与冷清。后两句以泉水和枯叶为喻,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。

成鹫

成鹫,俗姓方,名颛恺,字趾麟。出家后法名光鹫,字即山;后易名成鹫,字迹删。广东番禺人。明举人方国骅之子。年十三补诸生。以时世苦乱,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(一六七七)自行落发,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。曾住会同县(今琼海)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、香山县(今中山)东林庵、澳门普济禅院、广州河南大通寺、肇庆鼎湖山庆云寺,为当时著名遗民僧。工诗文,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。论者谓其文源于《周易》,变化于《庄》《骚》,其诗在灵运、香山之间。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。著有《楞严经直说》、《道德经直说》、《鼎湖山志》、《鹿湖近草》、《咸陟堂诗文集》等。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三二八有传。 ► 174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