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日寺十八大阿罗塑像

·
至人自藏珍,古貌元气备。 搏土造佛徒,追真信难事。 亭亭青莲宇,诸天奠其位。 尊者十二辈,高座纳双屣。 巍巍超凡表,尘眼有矇视。
拼音分享图

所属合集
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至人: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。
  • 古貌:古老的面貌。
  • 元气: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,也泛指事物的原始状态。
  • 搏土:用泥土塑造。
  • 追真:追求真实,这里指模仿真实。
  • 青莲宇:指佛寺。
  • 诸天:佛教中指众神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尊者:对佛教中高僧或有德行的人的尊称。
  • 高座:高高的座位,这里指尊者所坐的位置。
  • 纳双屣:屣(xǐ),鞋子。纳双屣,指脱下鞋子,表示尊敬。
  • 凡表:凡人的外表或世俗的表象。
  • 尘眼:尘世的眼睛,指世俗的看法。
  • 矇视:矇(méng),模糊不清。矇视,指看不清。

翻译

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自然隐藏着珍贵,他们的面貌古老而充满原始的气息。用泥土塑造佛像,要模仿真实确实是一件难事。青莲般的佛寺中,众神都安定了他们的位置。十二位尊者,高高坐在座位上,脱下他们的鞋子。他们巍峨地超越了凡人的外表,世俗的眼睛难以看清他们的真实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慧日寺中十八大阿罗汉塑像的庄严与超越。诗人通过对“至人”、“古貌元气”等词语的运用,表达了对高僧道德修养的敬仰。诗中“搏土造佛徒,追真信难事”反映了塑造佛像的艰难,以及追求真实的不易。最后,诗人以“巍巍超凡表,尘眼有矇视”作结,强调了尊者们的超凡脱俗,以及世俗之人难以洞察其真谛的意境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。

邓韨

明苏州府常熟人,字文度,号梓堂。弃举业,以图籍自娱。好宋儒学说,工书画,能诗文。有《常熟志》、《濮州志》、《易解》、《泉坊议事录》、《松韵录》。 ► 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