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黄士明太史辽左闻报六首己未九月

·
弃地通夷蓄异谋,辽阳世将薄封侯。 十年浪效长沙哭,一疏曾怀曲突忧。 马革未收边士骨,藁街应斩叛臣头。 野人错料蒙尘事,但愿铙歌拜冕旒。
拼音分享图

所属合集
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弃地通夷:指放弃边疆土地,与外族通好。
  • 蓄异谋:暗中策划不轨之事。
  • 辽阳世将:指辽阳地区的世代将领。
  • 薄封侯:封赏不厚,指对辽阳世将的封赏不够。
  • 长沙哭:指贾谊在长沙因忧国而哭泣,此处比喻作者自己对国家的忧虑。
  • 曲突忧:曲突,曲折的烟囱,比喻隐晦的忧虑。
  • 马革未收边士骨:马革裹尸,指战士战死沙场,此处指边疆战士的尸骨未得到妥善处理。
  • 藁街:古代长安的一条街道,此处指叛臣应被斩首示众的地方。
  • 蒙尘事:指国家遭受外患,皇帝出逃。
  • 铙歌:古代军中乐歌,此处指凯旋之歌。
  • 冕旒:皇帝的冠冕,代指皇帝。

翻译

放弃边疆土地与外族通好,暗中策划不轨之事,辽阳的世代将领封赏不厚。 十年间我像贾谊一样因忧国而哭泣,曾有一疏表达了我隐晦的忧虑。 边疆战士的尸骨未得到妥善处理,而叛臣的头颅应在长安的藁街上被斩首示众。 我这个乡野之人错误地预料了国家遭受外患、皇帝出逃的事情,只愿听到凯旋之歌,向皇帝的冠冕致敬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切忧虑和对叛臣的强烈愤慨。诗中,“弃地通夷”与“蓄异谋”揭示了边疆政策的失误和潜在的危机,“辽阳世将薄封侯”则反映了封赏不公的问题。后两句通过对“马革未收边士骨”和“藁街应斩叛臣头”的对比,强调了战士的牺牲与叛臣的罪行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,希望通过凯旋之歌来庆祝国家的安宁与皇帝的威严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
邓云霄

明广东东莞人,字玄度。万历二十六年进士。授长洲知县,官至广西参政。有《冷邸小言》、《漱玉斋集》、《百花洲集》等。 ► 250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