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合集
注释
“锦字都来三两行”句:《晋书·卷九十六·〈列女传·窦滔妻苏氏传〉》:“窦滔妻苏氏,名惠,字若兰,善属文,滔,苻坚时为秦州刺史,被徙流沙,苏氏思之,织锦为《迴文旋图诗》以赠滔,宛转循环以读之,词甚凄惋。,凡八百四十字,文多不錄。”都来,意即“总共”。
恓(xī)惶:悲伤貌。《旧唐书·卷八十六·〈高宗中宗诸子传·李重福传〉》:“天下之人,闻者为臣流涕;况陛下慈念,岂不愍臣恓惶?”唐·韦应物《简卢陟》诗:“恓惶戎旅下,蹉跎淮海滨。”
序
上阕“记得”三句追忆当初在回廊明月下,共同焚香密誓之情。“而今”三句一转,言分手之后,只能一个人独捱黄昏,无法排遣相思的折磨,前后两对照,愈见“思量”之切,之苦。
下阕“锦字”三句,写收到对方书信,只有“三两行”,但却语短情长,读后更加令人断肠。“雁儿”三句,言雁的来去给对方传递的只能是“恓惶”烦恼的相思之苦。
从词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的另一面,作为英雄的辛弃疾,在他一生的立身行事中,尤其是对外敌,国政的态度上,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风云之气,但在他个人生活里,尤其是对那些美丽温柔的女性,更体现的是儿女情长。他爱江山亦爱美人,爱江山,他可以恢复故国,驰骋疆场,写出慷慨激昂的词篇;爱美人,他又能写出委婉细腻的儿女情词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一剪梅:词牌名,源于唐代诗人李贺的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。
- 夜香:古代习俗,在夜间焚烧香料,以示对神佛或亲人的怀念。
- 回廊:庭院中的走廊,曲折环绕。
- 睚:眼睛,此处形容视线模糊。
- 黄:指月光朦胧,也可指夜色。
- 锦字:指书信,古人常用锦帛写信。
- 三两行:寥寥几行,形容信件简短。
- 千断、万断人肠:极言愁苦之深,心如刀割。
- 恓惶:忧惧不安,心情慌乱。
翻译
记得那个夜晚,我们一起焚烧香料,人在回廊,月也在回廊下照耀。如今只有我独自面对昏暗的光线,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,满脑子都是你的影子。
你的信上虽然只有短短几行,但每一个字都像利刃般割断我的心,一次又一次,痛彻肺腑。我问那南飞的大雁,你的家乡在哪里?它来回飞翔,却带不走我对你的思念,让我感到无比的惶恐与不安。
赏析
这首词是辛弃疾回忆往昔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,如今却只能独自承受相思之苦。词中通过“夜香”、“回廊”等意象,营造出温馨而宁静的氛围,反衬出今日的孤独和失落。"锦字都来三两行"一句,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书信的简短,却饱含了无尽的思念。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,如“千断、万断人肠”,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深切与痛苦。最后,借问雁儿的“仙乡”,寄托了对远方恋人的深深牵挂和无法排解的离愁。整首词哀而不伤,情感真挚,富有诗意。
辛弃疾
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、将领,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金国山东东路(原北宋京东东路)济南府历城县(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)人,有“词中之龙”之称,与苏轼合称“苏辛”,与李清照并称“济南二安”。绍兴十年(公元1140年),辛稼轩生于金国,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绍兴三十一年(公元1161年),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,时年二十一岁。历任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,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後被弹劾落职,退隐山居。开禧北伐前後,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、镇江知府、枢密都承旨等职。开禧三年(公元1207年),辛稼轩病逝,年六十八。後赠少师,谥号“忠敏”。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,以功业自许,可是命运多舛,备受排挤,壮志难酬,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,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、民族命运的关切、忧虑,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。其词艺术风格多样,以豪放为主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;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现存词六百多首,有词集《稼轩长短句》传世。今人辑有《辛稼轩诗文钞存》。 ► 79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