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

出自 的《
哀公问社于宰我。宰我对曰:“夏后氏以松,殷人以柏,周人以栗,曰,使民战栗。”子闻之,曰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拼音

译文

鲁哀公问宰我,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,宰我回答:“夏朝用松树,商朝用柏树,周朝用栗子树。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:使老百姓战栗。”孔子听到后说:“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,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,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。”

注释

社:土地神,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。 宰我:名予,字子我,孔子的学生。 战栗:恐惧,发抖。

赏析

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,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。宰我回答鲁哀公说,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“使民战栗”,孔子就不高兴了,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,所以说了这一段话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宰我:孔子弟子,名予(yú)。
  • :土地神,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。
  • :lì,栗子树,也指栗子。

翻译

鲁哀公问宰我,做土地神的牌位用什么木料。宰我回答说:“夏朝用松木,商朝用柏木,周朝用栗木,意思是使百姓恐惧战栗。”孔子听到后说:“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,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,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。”

赏析

这段对话中宰我对三代社主之木的解释有附会之嫌。而孔子的话则体现出一种通达的处事态度。“成事不说”强调对既成事实不必再去纠缠议论;“遂事不谏”表明对于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无需再去进谏;“既往不咎”显示出对过去已然发生的事情应持宽容态度。这种思想既有对现实的理性接受,也有对人应有的豁达胸怀的提倡。

孔子

孔子,名丘,字仲尼,东周时期鲁国陬邑(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)人,先祖为宋国(今河南商丘)贵族。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、政治家,儒家思想的创始人。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,在世时已被誉为“天纵之圣”、“天之木铎”,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,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万世师表,是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、日本、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。 ► 33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