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。

出自 的《
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译文

孔子不谈论怪异、暴力、变乱、鬼神。

赏析

孔子大力提倡“仁德”、“礼治”等道德观念,从《论语》书中,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、暴力、变乱、鬼神,如他“敬鬼神而远之”等。但也不是绝对的。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,都是有条件的,有特定环境的。 此四者人所爱言。孔子语常不语怪,如木石之怪水怪山精之类。语德不语力,如荡舟扛鼎之类。语治不语乱,如易内蒸母之类。语人不语神,如神降于莘,神欲玉弁朱缨之类。力与乱,有其实,怪与神,生于惑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无特殊需要注释的词语。

翻译

孔子不谈论怪异、暴力、叛乱和鬼神。

赏析

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待一些事物的态度和观念。他不热衷于讨论怪异之事,因为可能超出常理难以确切理解;不崇尚暴力,这反映了他对和平与道德的追求;不谈论叛乱,强调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;对鬼神也持较为理性的态度,不轻易陷入迷信或过分宣扬其神奇。这种态度展现了孔子的务实、理性和注重道德伦理的思想倾向,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。

孔子

孔子,名丘,字仲尼,东周时期鲁国陬邑(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)人,先祖为宋国(今河南商丘)贵族。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、政治家,儒家思想的创始人。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,在世时已被誉为“天纵之圣”、“天之木铎”,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,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万世师表,是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、日本、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。 ► 33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