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登戏马台

· 徐渭
宋武登高酣戏马,侍臣陪宴话伤蛇。 金钗各帕风吹落,绣帽亲宣菊插斜。 感慨长刀遮敝邑,悽凉短褐吊官家。 欲沽一滴浇行在,挂杖无钱何处赊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戏马台:古代宴乐场所,用于马上表演等活动。
  • 金钗(jīn chāi):古代女子用来束发的一种饰物。
  • (pà):古代女子用来擦汗的手巾。
  • 绣帽(xiù mào):华丽绣制的帽子。
  • (jú):一种花卉。
  • 插斜(chā xié):斜插。
  • 长刀:古代兵器,长而宽的刀。
  • 遮敝邑(zhē bì yì):遮掩贫穷的城邑。
  • 悽凉(qī liáng):凄凉。
  • 短褐(duǎn hè):短衣。
  • 吊官家:悼念官员家属的死者。
  • (gū):买。
  • 挂杖:手持拐杖。
  • (shē):赊账。

翻译

九日登戏马台,宋武登高兴奋地在戏马台上,侍臣们陪伴着宴会,谈论着伤害蛇的事情。金钗和手巾被风吹落,华丽的帽子上斜插着菊花。感慨着长刀遮掩贫穷的城邑,凄凉地穿着短衣悼念官员家属的死者。想要买一滴水来浇灌行走中的花草,手持拐杖却没有钱,何处能赊账呢?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游乐的场景,通过描写宴会中的欢乐和侍臣们的陪伴,展现了一种豪迈奔放的氛围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,如金钗、绣帽、菊花等,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。同时,诗人通过对贫穷和悼念的描写,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。整体而言,这首诗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,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。

徐渭

徐渭

明浙江山阴人,字文清,改字文长,号天池,晚号青藤。诸生。有盛名,天才超逸,诗文书画皆工。常自言吾书第一,诗次之,文次之,画又次之。其画工花草竹石,笔墨奔放淋漓,富于创造。知兵好奇计,客胡宗宪幕,擒徐海,诱王直,皆预其谋。宗宪下狱,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。又以击杀继妻,下狱论死,被囚七年,得张元忭救免。此后南游金陵,北走上谷,纵观边塞阨塞,辄慷慨悲歌。晚年贫甚,有书数千卷,斥卖殆尽。自称南腔北调人,以终其生。有《南词叙录》、杂剧《四声猿》及文集。 ► 1594篇诗文